阅读历史

第1030章 朱翊镠与王锡爵王衡父子一席话

作品:不负大明不负卿| 作者:十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2-03-05| 下载:十光TXT下载

持,比如:让他们参政议政,鼓励他们从事生产、经商……倘若非要为了利益争个头破血流,甚至与朝廷死磕到底,那朕没办法,到时候恐怕也只能借助武力了。”

“不过臣对陛下试点逐步推行的方式还是赞赏。” 王锡爵接着说道,“改革到底行不行,或许谁也说不准,终究还是需要实践来检验。万一途中遭遇难题,再做调整便是了。”

“嗯,王阁老言之有理。”

“陛下若无它事,那臣先行告退。”

这可算得是推心置腹的一次谈话,至少王锡爵这样认为。

……

次日,王衡再度进宫觐见。

朱翊镠一见了他,便笑道:“看来你此生非得与朕做朋友不可了。”

王衡受宠若惊,一迭连声地感谢。

朱翊镠也不磨叽瞎耽误时间,闲侃两句便直奔主题。

“此去江陵,你心里没有怨朕吧?”

“岂敢?”

“来,这个东西朕交给你。”朱翊镠将张静修带来的工牌递给王衡。

王衡不知为何物,只感觉像是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0001”。

对于阿拉伯数字,王衡并不陌生。

中国古代是用小写的“一二三四五六七**”来进行计算的,但这种数字方式容易被修改。后来,为了防止人们修改票据和账册上的数字啥的,所以在明朝时期就采用了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这个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而阿拉伯数字最迟是宋朝时期,由来华经商的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的,但那时候的宋朝是中国数学的巅峰,数学家都是用古代的一种“筹算”的计算方式,而且这种计算方式写起来并不比阿拉伯数字麻烦,也更适合古代人书写习惯,所以当时阿拉伯数字也就没有被古人重视和应用。

后来到了清代晚期,中国的计算方式已经相对落后,传统的数学符号逐渐被废除了,中国人的书写方式从竖式书写改为横式书写,阿拉伯数字作为“西方的先进文字”也就打败了中国古代的数学符号。

反正无论如何,阿拉伯数字在明朝这时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只是王衡不明白“0001”的涵义。

他拿在手上端详半天。

“陛下,请问这是何物?”

“这是朱氏集团的工牌,上面的数字是每位员工的代号。比如`0001`便是朕的代号,`0002`是张静修的代号,以此类推,比如`0100`便意味着是朱氏集团的第一百位员工。”

朱翊镠简单做了解释。

王衡听了,大吃一惊,慌忙将工牌放下,诚惶诚恐地道:

“此乃陛下之物,亦是身份地位之象征,这物事微臣可不敢要,也万万不能要,还请陛下收回。”

“凡朱氏集团员工都有工牌挂身,以区别彰显自己的身份,你不要这个如何协助张静修管理?”

“微臣到了江陵,工号可以依据实际顺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