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21章 万历皇帝忽然通情达理了

作品:不负大明不负卿| 作者:十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2-03-05| 下载:十光TXT下载

“可是娘,朝中有些大臣可不这么想哦,他们认为这份贺礼大大超标了,孩儿刚还接见过申先生与户部尚书呢,不过被孩儿打发走了。”

谈到这一点时,万历皇帝脸上洋溢着两分得意的神情。

李太后则一声叹息,喃喃地道:“这事儿娘也知道,钧儿不要怪他们,毕竟他们也是为朝廷着想,知道国库里的财富多么来之不易。”

“娘,孩儿并没有怪他们,最多抱怨他们两句:根本不明白孩儿与皇弟之间的感情,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感情岂能用它们来衡量?”

李太后不住地点头微笑,又激动又兴奋,感觉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

冯保听了则不以为然,或许成见在心,他总觉得万历皇帝另有目的,至少他觉得万历皇帝内心不是这样想的,不然就这一两天时间,万历皇帝竟判若两人态度截然相反?

万历皇帝真的有这么大方吗?

冯保打心里不信。

想着倘若万历皇帝真有这么大方的话,就不会走到清算张居正的地步。

清算张居正,说得不好听点,不就是小心眼儿、白眼狼的体现吗?

除非朱翊镠的预言发生了偏差,但照目前形势看,不会。

清算张居正,只需找一个借口。

万历皇帝在蓄势。

反对张居正的那些人也在蓄势。

冯保相信这才是现实。

可这些话与情绪,冯保万万不敢表现出来,暂时只能埋藏在内心深处。

这样,为朱翊镠准备贺礼这件事就定下来了,也没有大臣跳出来反对。

毕竟,万历皇帝已经下了旨,李太后同意,冯保同意,申时行和张学颜都被说服,其他人还能说什么?

关键是,冯保条陈上写的两点,无敌了,没有人能驳倒。

可见,李太后让冯保写条陈,当时绝非随口一说。

本来是付大海提出来的,可李太后却吩咐冯保写条陈。由冯保写,与付大海写,哪怕语句一模一样,出来的效果肯定大不一样。人不同,地位不同,号召力自然不同。

既然已经定下来了,户部就要着手准备金银珠宝。

十天时间有点紧迫。

九千九百颗珊瑚珍珠,和九千九百青红宝石,以及九颗祖母绿,都需要向北京城的珠宝商购买。

正如张学颜担忧的那样,京城珠宝商鼻子可灵敏了,万历皇帝圣旨刚一颁发,他们就嗅到了一股商机。

商人重利,这是他们的本性。能多挣,绝不会浪费任何一次机会。

如此一来,张学颜的担忧成真了。

京城里的珠宝价格,在户部尚未出手之前就已经迅速飙升。

京师虽百货所萃之地,但此等珍奇珠宝与日用粟帛肯定不同。因为不是普通消费品,存货原本就不多,你不买就买不到了,更没有多家供你挑挑摘摘可以任意选择。只有十天时间,来不及去外地,价格高也得买。

所以,十天时间里,准确地说是八天,因为博弈了两天,整个北京城的珠宝很快被购置一空。

这一顿操作下来,购买珊瑚珍珠和青红宝石以及祖母绿,户部共计花费了九十六万多两银子。

张学颜算完账的时候,全身一直冒冷汗。除了这些开销,还有金银,还有途中产生的费用。

依万历皇帝之意,这次要派锦衣卫一个百户前往荆州城。一个百户共一百一十二人,加上随行太监与李得时,来回途中这笔消费也不小。

张学颜心疼,一百多万两银啊!就这样泡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