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841章 千里马常有 伯乐不常有

作品:不负大明不负卿| 作者:十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2-03-05| 下载:十光TXT下载

或者更直白地说,有了张居正,才有他们。如果没有张居正,冯保肯定不是之前的冯保,潘季驯也不是之前的潘季驯。就像戚继光,若没有张居正,肯定没有如此闪耀的光芒。

尤其是冯保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如果当初不是张居正当首辅,有谁可以容忍他的嚣张与贪鄙?

张居正的执政理念是,重循吏远清流。在他眼里,只要你能做出来一番成就,哪怕是天天大鱼大肉,他也可以容忍;可如果你不能为国家为百姓带来好处,那你天天吃糠咽菜,他也觉得呢不是一位合格的官员。

这就是张居正为什么宁可重用像冯保、殷正茂那样贪鄙成性的官员,而且基本持赞赏态度;也要放弃像海瑞、邱橓那样两袖清风的官员,对他们那类人基本持鄙视态度。

其实这与张居正所推崇并独创的考成法道理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把“做事” 摆在第一位,只要会做事,如何做人可以不作为第一参照标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能容忍这一点。万事都有两面性,“重循吏远清流” 的理念,正如“考成法”一样,都是存在着争议的。

换作一个人当首辅,就比方说申时行,尽管或许能做到“萧规曹随”,但真的能像张居正那样对待冯保吗?

冯保心里早就有了答案,不能。即便申时行待他像张居正待他一样,他自己待申时行又能像待张居正那样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不能。对申时行,他内心真是有点瞧不上眼。

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世界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当然没错。但这世界总有一些人,别人无可替代,没有他,一切都变味儿了。

于冯保、潘季驯而言,张居正就是那样的存在,别人无可替代,没有张居正,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虽然在严格意义上他们与张居正是彼此成就的关系,但在冯保和潘季驯的眼里,是张居正成就了他们,他们只是张居正的延伸。

也就是说,没有张居正,就不会有他们;可反过来不成立,没有他们,张居正同样也能创造出来许多像他们那样的人。或许这也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来表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所以当张居正明确表态不想站到台前,冯保与潘季驯就觉得他们出去也没啥意思——更何况是已经经历过狂风暴雨的袭击,心中早已泛出一片蓝。

并没有因为朱翊镠当了皇帝,就将他们心中的疑虑完全消解掉,毕竟每天的工作面对朱翊镠的时候不多,更多时候还是与其他人相处共事。

可站在好朋友的角度,张居正还是语重心长地劝导:“冯公公,潘老,首先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可你们不像我诈死,的确犯有欺君之罪,其次陛下刚登基,也很需要你们,所以希望不要因为我的不出而令你们退步,这样陛下不高兴,我也不高兴。”

张居正看了看冯保,又看了看潘季驯,接着说道:

“我知道你们担心没有我,或许你们难以回到之前那样的巅峰状态。可你们要相信陛下,他比我更有能力激发你们的潜能。如果幸得陛下盛情邀请,你们可不要错过。”

冯保保持沉默。

潘季驯疑虑地道:“我们老了,陛下会邀请我们还朝吗?”

“当然会的。”张居正胸有成竹,“不信等着瞧。”

话音刚落,只见游七进来禀道:“老爷,京城里来人了。”

“所为何事?”

“新皇帝爷恭请冯公公、潘老还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