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1977 纸上的温度,眼里的景色

作品: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作者:眉师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2-05-02| 下载:眉师娘TXT下载

刘立杆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张晨已经把他去现场看过的那二十几个项目的设计方案的初稿拿了出来,刘立杆每天都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又拿下了哪里哪里,这些项目,在张晨没去现场看过之后,他是不会动手的,也没有灵感。

刘立杆说不急,反正这些都要放在后面,前面那些先做,要是几十个项目一下子全铺开,他妈的我就变成一条狗,也跑不过来。

刘立杆不急,张晨也不急,那些项目,就先不去管他,等明年再说。

二十几个项目的设计稿,摊开来,连会议桌都放不下,张晨就把它们在地上一张一张摊开,然后他绕着周围一圈走着看着,这情景让他想起了老居,想起了在当初在老居工作室楼上,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淝水之战》的情景。

老居现在已经是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在国外的时间,远远地超过了他在国内的时间,每次给张晨打电话的时候,老居不是在纽约,就是在巴黎、伦敦或米兰,老居后来又创作了《敦刻尔克》、《诺曼底》、《泰坦之战》和《布匿战争》等等,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张晨绕着自己的这些作品走,应该说,这里面每一件作品单独拿出来,张晨自己都很满意,丝毫也不会比安藤忠雄、隈研吾等人的逊色,这些日本的建筑大师,就像日本的所有产品一样,精细,简洁,让人过目不忘。

但同时,也有太注重于外部的细节处理和炫目,而牺牲建筑本身的很多功能性为代价,谨毛失貌,为了个性而个性,到最后其实是消灭了自己的个性,当很多人都这样做的时候,就变成了新的八股。

国内现在的设计师,也基本在学走这一路,他们忘记了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是土特产,靠学是学不来的。

张晨在设计这一系列的作品时,和他们走了不同的路,他们偏向于让建筑从周围的环境中“跳”出来,很醒目,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为了配合这种“跳”,还需要在周围增加很多的人造景观,和周围环境不搭的景观。

张晨决定把这些建筑,都“藏”起来,藏到周围的环境里,远远地看起来,乍一看到不起眼,但走到近旁,走进它的里面的时候,才会发觉它的细致和精妙,在里面活动的时候,感觉就像一张很松软的沙发,让你陷在里面就不想起来。

张晨要创造出一系列可以“细品”的设计。

张晨的这个想法,是在他翻阅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时候,慢慢形成的。

在那些山水画里,铺满画面的都是山壑、飞瀑、溪涧、松林、漫天飞舞的雪天雪地,人在画里都是小小的一枚,看上去有些可怜,但当你用放大镜看画中的人物时,会发现他们的姿态是那样从容和悠闲,面相是那样的洒脱,这很让人动容。

张晨认为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找到建筑的魂,然后才可以去寻找建筑的貌。

在这一系列的设计中,张晨找到的魂就是“藏”,而不是“跳”。

不留痕迹地“藏”,就像一只蝉,藏在夏天浓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