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538章 最后的机会

作品:策行三国|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5-28| 下载:庄不周TXT下载

“陛下都觉得不错,臣妾自然更没意见。”袁衡眼神流转,笑意盈盈。“陛下,要我说,我这个阿衡名不符实,倒是姊姊更配得上这个名字,你说对不对?”

“有权有衡,方能治国。”孙策抱着膝,叹了一口气。“可惜我孙家的那个权总是提不起来。”

见孙策为孙权感慨,袁权、袁衡默契地闭上了嘴巴。

——

秋收过后,郡县的上计工作便逐次展开、

临近的郡县开始将收缴的租赋送到行在,每天都有大量的船队、车队从不同的方向驶来,如百川归海,汇入洞庭周边的几个大仓。其中一部分转装了船只后,直接进入夷水、沅水,为孙翊、周瑜、吕范三路大军近十万将士运送钱粮、物资。

上千里的水路,又是逆水而上,来回至少两个月,最远的甚至要三四个月,有不少人注定无法及时返回家乡过年,路上消耗的粮食就占了一半甚至一大半运力,真正能提供给前线将士的最多三四成。

十余万百姓提供了劳力和粮食,荆楚两州的大族则承担了大部分的军费。虽然有一部分军费又通过购买军用物资回流到他们手中,毕竟还有不少分流到了豫章、汝南、颍川等郡,就连远在海边的扬州、徐州都从中分肥不少。

军中最受欢迎的海产品就来自沿海诸郡,从事海渔业的都赚得盆满钵满,甄家、麋家这样的大户自然不必说,就连那些后入行的中小户都跟着水涨船高,赚得眉开眼笑。

大部分人知道闷声大发财,却也不排除有些人得意忘形,宣称打得越久越好。

风声传到荆楚,荆楚大族坐不住了。

有人开始质疑,除了安北都督府之外,这场大战几乎调动了所有能够调动的兵力,又是陛下亲征,军中将士来自各州,凭什么要荆楚出大头,不足的部分才由其他州补足?

就算荆楚就在前线,靠得最近,运输的消耗最少,也不能这么整啊,其他州是不是该多出一点,除了补足缺口,也补偿一下我们荆楚人?

比如天竺大都督周瑜、安西大都督鲁肃都是扬州人,扬州是不是该多出一些力?他们靠得也不远嘛,还有长江水道,运送物资也很方便。

比如安南大都督太史慈是青州人,青州人是不是也该多出一点力?就算不出力,至少也不能发战争财,把海产品卖得那么贵,连有钱人吃海鲜都有些肉疼了。

这些风言风语一传出来,立刻遭到了相关州郡商人的反驳,其中数扬州商人的反驳最为犀利。

照你们这么说,陛下还是我们扬州人呢,难道要由我们扬州出全部钱粮?

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先是私下里流传,后来慢慢有了公开争论,又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到了孙策耳中。孙策一直没有表态,直到武陵太守桓阶、零陵太守赵俨先后当面进言,他才表示酌情考虑,付三公议论。

三公坐而论道,商量了一阵后,联名上书,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召集各州代表进行商议,对现有方案进行调整,调整各州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