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与生意人的外交(一)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大。屋后是响应政府号召种植的各种树木——此地水量丰沛,大量种植树木并不用担心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屋前的自留地里则种植着芹菜、洋葱、萝卜等多种蔬菜,部分自用,部分出售给途经此地的远洋船只。如果加上每年出售给国家物资储备库南非分库的羊毛、鸭绒、高粱、小麦、腌肉、兽脂等农牧产品,他们的日子还是相当不错的。据去年前来调研的政务院官员们感慨,基本没什么工业基础的河中殖民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准,已经全面超越了本土的工人阶级了。

骑兵依次通过两片居民区之间的狭窄道路,然后来到了渡口边。穿过居民区时,细心的德扬总督注意到,这个小小的居民社区看起来相当干净、整洁,不同于英格兰、荷兰乡间农闲时纺线、织布的传统劳动,这里的东岸农民在农闲时除了照料牲畜外,大部分时间要么在政府组织下不断兴建水利设施,要么就是在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女人在田间劳动,男人在工地上劳动,而大一点的小孩也要分担家庭的重任。德扬总督注意到,在一些弄堂里,成群结队的小孩在用漂白粉或纯碱处理羊毛。他们将原料和工具放在一起,一边劳动一边嘻嘻哈哈地玩闹着。处理羊毛应该是他们家庭的一项重要的副业收入了,经过漂白、去脂的羊毛被政府收购站统一收购,然后用船运回本土进行纺纱织布,而织成的呢绒、毛毯什么的甚至还会再返销到这里来,典型的殖民地经济体系。

在此时的荷兰、英格兰与西班牙的乡间,处理羊毛确实也是一件相当繁琐而又重要的工作。只可惜当地的欧洲农民们没有东岸人工业化生产制得的廉价纯碱与漂白粉,他们只能依靠阳光、雨以及酸牛奶通过很长的时间来进行漂白、脱脂处理,比东岸人效率低多了。

相对应的,旧大陆的农民们的生活水准也远逊于此地的东岸农民,至少他们是穿不起这里的妇女们人手一件的印花布衣裳的。在荷兰,即便是稍微讲究一点的农民妻子,也只会用一些黑羊毛和白羊毛通过巧妙的手段织成自己想要的效果(省的染色),要想购买真真正正的染色布,那是断断不可能的。

德扬总督隐隐约约听说,东岸人在他们国家的北方整合了好几家生产化工制品的工厂,然后成立了一家叫什么北方联合化工厂的企业,专门大规模生产硫酸、纯碱,小规模生产漂白粉、肥皂等商品,这让德扬总督很是嫉妒,这都是来钱的玩意儿啊,东岸人是怎么做到的?是该想想办法了!

当然,德扬总督所说的想想办法并不是准备通过暴力手段从东岸人手里取得各种技术,这不现实!东印度公司是生意人,他们会对每个行为做出准确的评估,对于可能会招致远东香料贸易全线崩溃的愚蠢举动,不但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不会同意,就是那些航行在大海上的水手们也不会同意的——他们可不想莫名其妙地葬身鱼腹。

德扬总督所想的还是通过和平的手段,比如外交谈判、支付技术转让费等方式从东岸人手里取得一些实用的小技术,比如那些水力锯床、刨床,有渐开线齿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