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六十九章 巴塔哥尼亚(二)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这里依然是一片毫无开发痕迹的处女地。茂密的森林、美丽的野生动物和清澈甘冽的河水,再配上远处白雪皑皑的群山,不由得让初来此地的人觉得这里就像个人间仙境一般。

不过现在东岸人来到了这里,与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45个本土移民和33个流放犯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只有七个女人。这些移民依靠海军送来的部分物资和装备,开始在沿海圈定的地点砍伐树木,搭建营地,并在入冬前成功地建起了一片能供数百人居住的微型村镇——一个在规划中将以伐木和畜牧为生的小型城镇。

而在刚刚入冬的时候,海峡北面的麦哲伦情报站又支援过来了五十名巴塔哥尼人。这些身高普遍达到两米二左右的高大汉子来到岛上后,二话不说先建起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道观,然后紧接着就举行了宗教仪式,让定居点原本的那些来自托斯卡纳的意大利天主教徒们极为侧目。

各项设施都建设得差不多后,十月中旬雪刚停的时候,这些人就开始走出木屋,然后逐步清理起了村镇内外道路上的积雪,准备为接下来的伐木工作做好准备。这里的木头都是为北面阿劳坎自由市的太平洋造船厂所提供的,那家船厂目前还处于筹建期,人员、装备什么的都还没到位,就连厂房都才刚刚开始兴建,不过这些并不妨碍山毛榉堡这边开始对镇外的林地进行试开采。

将来等这里的一切都走上正轨后,政务院还将在这里修建木材烘干窑和木材加工厂,以便就地利用此地丰富的山毛榉资源,同时也是为本地经济打下基础。只要有了这些基础工业,再加上将来执委会的政策扶持,火地岛的人口很快便能充实起来。毕竟,在这个面积达到了数万平方公里的大岛上,冬季最低气温往往也就零下七八度的样子,超过零下十度的时候并不多。再加上此地降水也不同于南巴塔哥尼亚的其他地区,年降雨量极为丰富,因此还是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的。后世智利人和阿根廷人空有宝地不会开发,东岸人可不会客气,相信随着大量明人的到来,这片宁静的天涯海角之地必将迎来巨大的变化。

“长官,这次运来了什么好东西?” 担任此地留守的麦金莱中士(入冬前由下士晋升为中士)穿着皮大衣走过来问道。他身上穿着的是羊皮大衣,后世火地岛著名的海狸皮大衣在这个时代还未出现。盖因后世20世纪40年代火地岛的居民们为了发展皮革业才大举引入海狸,此时这种动物还根本不见踪影。不过海狸的引入对火地岛上的森林是一种巨大的灾难,因为这种小动物会不断地筑造堤坝,将自己的居住区变成沼泽或湿地,从而导致大量的森林被淹死,这明显与东岸人发展此地森林工业的初衷不符。

不过海狸没有引入,东岸却引入了一些别的东西。

“山羊、绵羊、马匹、鸡鸭鹅兔等等,当然,最特别的是四只北美野牛以及七八只千辛万苦从远东转运回来的驯鹿。” 少年得志的姜耀辉的语气里并没有太多同龄人的那种浮躁,只见他慢悠悠地给自己点了个烟斗,然后才说道:“前面我说的那些牲畜包括远东驯鹿在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