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章 伦敦与英国(三)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结合,自然比单纯的商业资本家更给力了。

“嘿嘿,按照正常状态发展下去,荷兰的没落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我们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延缓这个过程,让荷兰资本能够在各个市场上多抵抗一段时间罢了,以免这些市场迅速沦陷在英国相对廉价的商品之下。” 莫三长吁了一口气,理清了这个思绪的他却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

千百万英国廉价工人就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东岸人的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去。现在蒸汽机的技术已经泄露到了里斯本,从这里扩散到荷兰、英格兰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东岸人可以优哉游哉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啊。

什么?你认为英国人还没做好进入工业社会的准备?或许是吧,因为蒸汽机最初的理论17实际末就已经有人提出了,可真正实用却还要到近百年以后,如今东岸人虽说让这项技术提前几十年面世,可说不定17实际以内欧洲人仍然没法大规模使用蒸汽动力进行工业生产。

这个理论听起来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可问题是,你东岸人都已经将蒸汽机大规模实用化这么多年了,你以为欧洲人会无动于衷么?不,他们会比历史上更快地适应、利用这种划时代的新事物,而不是如同历史上那样麻木不仁地不甚重视。

再者,以莫三这几日逛伦敦周边农村的情形看来,对于进入工业社会的其他要素的准备方面,英国人也已经在有意无意中开展了很多年了。比如廉价、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就这些天的所见所闻以及历史上了解的有限资料看来,对英国工业至关重要的圈地运动事实上已经开始了很多个年头了——伦敦近郊大概是最先开始的那一批了,据莫三观察,周围地区的村庄被大量消灭,大批农民失去生产和生活资料,然后不断迁徙、流浪,有的变成了农业工人,开始了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更多的则涌入了工业领域,充当乡村制造业或城市服务业的廉价劳动力。

其实根据历史上记载,早在15世纪20年代,英国农村每年迁移的人口就占到了总农业人口的15%(大部分从一个乡村迁移到另一个乡村,少部分从乡村迁移到城市);而到了17世纪,这个比例就已经缓慢上升到了30%,有的村庄在10年内。其居民变动率竟然达到了50%。令人咋舌不已。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在于英国土地贵族的先天稀少及后天厮杀导致的势力大减,农民没有被充分束缚在土地上,这才是英国乡村资本主义手工业的日渐兴盛的最主要因素——英国真的是特殊的。

圈地运动始于15世纪,但最初仅仅是少数人的行为。1455-1607年,只有50万英亩的农地被圈占,只占当时英国农用地总面积的3%;但是在1600-1699年间,英国资产阶级商人和开明贵族,加起来一共圈占了占英国此时总农用地面积(约3000万英亩)24%的土地。可见圈地运动在17世纪的英国是呈加速趋势的,这得益于英国迅猛发展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场。

圈地运动制造了大量的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