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印度洋(二十一)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理那里可不比海外殖民地,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你还是收敛点的好。你那些厨师、乐师、画师、护卫什么的也太多了,回国后发一笔钱都遣散了吧,留几个人就行了,免得别人老对我们老邵家指指点点的。”

话说作为东岸政坛上的老牌家族,邵氏现在确实正处在一个风口浪尖上面,尤其是在前中央执委邵树德这棵大树去世以后,如今就靠邵耀光一人在政坛上勉力支撑了,与其他家族相比,多少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如今的邵氏家族,资源更多地转移到了商界,如大名鼎鼎的台湾银行,邵耀光、邵曙光、邵正光(在本土从事绘画、音乐工作,也投资一些艺术品和古董)三兄弟加起来持股已经接近了20%。在台湾银行发展越来越好的当下,这笔资产的增值幅度也越来越大,让很多人为之眼红不已,所以邵耀光才要求自己的二弟低调一点,不要过分刺激其他家族的人,给自己的仕途平添阻力。

邵曙光听后轻叹了一口气,点头应允了。现在邵氏家族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担任新华夏开拓队队长之职的邵耀光保驾护航,尽一切力量在未来将他推上执委会委员的宝座。他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五十出头的他再不抓紧机会的话,怕是就真的没机会入阁了,而这对邵氏家族来说无疑是噩耗,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古今中外,还没有缺乏政坛保护的家族,能够平稳发展并继续进步的,东岸当然也不行!

“说说新华夏岛的发展,这是大哥你今后的进身之阶,如今怎么样了?”邵曙光喝了一杯酒,转移话题道。

“还可以吧。”邵耀光说道:“就是有些畸形,农业方面的优势愈发突出了,其他方面根本得不到发展,今后这种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怕是会长期存在,当然这或许也正是本土政商界人士所一致希望的吧。”

其实,展开来讲的话,那就是在本土的要求下,让新华夏岛在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重点发展国际市场上热卖的蔗糖、咖啡、可可、胡椒等作物,以及国内工农业生产非常需要的剑麻、棉花、橡胶等作物,撑死了再有一些煤铁黄金开采、伐木业、捕鱼业及金鸡纳树、马钱藤等医用作物的种植罢了。总之,让其看起来就是一个以农林牧渔和资源采掘业为主要成分的经济体,在工业品和日用品上面完全依赖从本土进口,成为大东岸殖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基于这个考虑,数十年来所有新华夏开拓队的队长都是以发展上述行业为己任的,因此现在这个世界第四大岛的棉花、蔗糖、咖啡、可可、剑麻、烟草、花生、香草、胡椒、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产品的产量与日俱增,雇佣的劳工规模也日益庞大,为本岛和东岸本土大量经销企业提供了海量的利润。与此同时,这个大岛的工业发展却极为缓慢,因为无数的资金都涌向了种植园,投入到工业领域的非常之少,而且因为成本和技术因素的关系,这些极少的工业资本发展得也较为艰难,目前除了木材、造船、采矿和建筑行业以外,其他发展得都很不理想,所有的一切几乎都依赖进口,被本土的工业品大量剥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