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十六章 印度与东南亚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模虽然不大,至今不过寥寥七八艘舰船(多是武装商船),且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召集不齐,以至于巡航时间非常不固定。但无论如何,这支舰队的存在终究是给东岸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带来一定的便利,台湾银行在这种背景下强势进军南中国海贸易圈,自然会压力大减,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台湾银行于今年年初在文莱港开通了银行业务,就在已经修成一个堡垒样式的东岸商站隔壁,给往来商人提供金融服务。当然了,有细心的人也可以看出,台湾银行在这里开设的分行同样也未前来当地屯垦的山东移民提供小额无息贷款这类优惠金融服务,这似乎预示着某些东西。

话说随着登莱裁汰仆从军的工作进入稳步攻坚阶段,很多来自登州的仆从军士兵及其家属移民文莱和帝汶岛两地。尤其是文莱港,因为地处风下之地的贸易节点,东岸人非常重视,对移民至此的登莱士兵及家属补贴不少,总体而言每个人能拿到十元钱的样子,且到了文莱后还可以申请一笔五年期的无息小额贷款,以帮助他们经营产业,站稳脚跟。

台湾银行曾经对移民至此的登莱军户进行了一番统计,发现截止1689年6月份,在文莱商站附近定居的登莱军户(主要来自掖县的仆从军第七师)已经达到了322户,计1729人。这些人有种植水稻、香蕉、芋头等农作物的,有捕鱼的,也有做生意的,生活得都还算可以。他们的负责人是东岸陆军预备役上尉丁威,掖县第七师师长丁大兴的幼子,同时也是文莱商站的站长,统领着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当然这百多名士兵已经不是当初随他南下的台湾陆战营右翼的那个步兵连了。那支部队目前去了帝汶岛,解决一些“小麻烦” ,顶替他们的是从掖县第七师里面挑选的熟习战阵的老兵,虽然不如装备了线膛步枪的台湾陆战营的那帮人精锐,但在依托堡垒商站的情况下,以目前文莱苏丹的实力,还奈何不了他们。

这次陆孝忠少校带来的四艘运输船上,又载运了大量物资、牲畜和超过三百户军户,其中大部分都来自掖县,与先期抵达的那322户人甚至都互相有些认识。这些人抵达后,文莱港的东岸人数量就又会翻上一番,而且军户出身的他们战斗力也不容小觑,并不是谁都可以随意欺负的人,更别说东岸海军还一直为他们撑腰了。

陆孝忠少校无比确信,文莱苏丹见到东岸这波移民之后会更加坐立不安。别的殖民者来到文莱,如荷兰人、英格兰人等等,都是为了生意,并不怎么停留。间或有一些人留下来定居,也只是少数个人行为,哪有像东岸这么丧心病狂的,一口气拉了数百户人来过来抱团定居,还尽是些上过阵打过仗的前军人。这些人无疑是文莱苏丹国境内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拥有着堡垒、大炮的他们,可以与文莱苏丹的军队相抗衡,只要他们有心,绝对可以在这个小小的城邦国家内部制造出惊涛骇浪。

但随着东岸共和国海军巡航的日渐正常化,文莱人又实在没有胆子站出来做些什么,只能默认这些军户的存在。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