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章 鸡鹿乡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2-02| 下载:孤独麦客TXT下载

算上这些间接或者说隐形收益的话,甚至可以说这笔投资的回报率非常高,因为其大部分收益注定是无法体现在账面上。

对了,安山县是去年(1698年)六月份设立的,下辖安山镇、绿果乡、河拐子乡、垦牧乡、鸡鹿乡和山泉乡,一共六个定居点,是全国第193个县级行政单位,目前有万余定居人口。与之一同设立的,还有光禄县(第194县),该县下辖光禄镇、沃野乡、安车乡、布民乡和石塞乡,一共五个定居点,大概八千人口的样子。

这两个县,都位于安第斯山脉东麓,过去就是智利,为何设立,原因不问可知。甚至不光这两个县,东岸人还沿着山麓设立了一系列的定居点,分别是:艾山乡(位于后世埃尔索斯内阿多小村附近)、良城镇(原西班牙殖民城市圣拉斐尔)、下相乡(位于后世艾尔尼维尔elnihuil小村附近)、朱沛乡(位于后世帕雷迪塔斯小镇附近)、岔河乡(位于后世图努扬小镇附近)、西楼乡(位于后世乌斯帕亚特小镇附近)、顺河乡(位于后世梅地亚阿瓜小镇附近)、黄台乡(位于后世巴雷阿尔小镇附近)、峰山乡(位于后世罗德奥小镇附近)、场园乡(位于后世关达科尔小镇附近),一共十个定居点,都是去年年底批准设立的,首批共投入了法币一百万圆,迁移了一万多居民过来定居。

这些个定居点,在充足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下,大概需要三年时间初步建成,并稳定提供粮食、水果、肉类及部分生活用品,减少过路军队的后勤成本。而我们从这些定居点的设置也可以看出,东岸人现在握有了极大的战略主动权,他们可以随意选择地点,通过安第斯山中间那些低矮的隘口,进入到智利谷地之中。由于智利地形狭长,首尾沟通不便,很容易就会被东岸人拦腰搞成数截,最终导致全线溃败。

目前西班牙人尚未知晓东岸人在这边的大动作(又是定居点,又是水库,又是公路什么的),这得归功于对当地原西班牙殖民城镇居民的大迁移政策,让他们传递消息变得困难。不过山西的那些人心里应该也有数,安第斯山隘口那么多,东岸人要是不利用那就太不可思议了。其实也不用担心什么啦,没打过来日子照常过,打过来了就直接投降,大不了被搜刮点财货罢了,多大点事啊!

不过东岸人这些年对梅斯蒂索人的“残酷政策”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南美社会的中坚是什么?既不是印第安人,也不是土生白人或半岛人,而是梅斯蒂索人,即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这些人一般担任军官、士兵、中小商人、中下级官员、小庄园主、手工业者、企业管理层等等,是纯血白人统治广大印第安人的触手,是社会的运营者,是白人统治的根基。他们原本还对东岸抱有幻想,但在冷眼旁观这么多年后,他们已经明白了,东岸人的计划里没有他们的位置,就像没有印第安人的位置一样,他们最终的下场都是被放逐,非常凄惨。

因此,梅斯蒂索人有充分的理由反抗东岸人的侵略和统治。对于这一点,东岸军部的参谋们也是有深刻的认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