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四十五章 驾驶员

作品:帝国风云|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13| 下载:闪烁TXT下载

口粮食。

说白了。就是拿纸币去换取粮食。

当华元与黄金脱离关系之后(nddxs)•(co), 这种局面就难以维持下去了。

说得简单一些☌(你?懂的小说)_[(nddxs.co)]☌『来[你?懂的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nddxs)•(co), 衡量货币价值的不再是其与黄金的关系,而是其实际购买力,即货物成为了国家贸易中的主角。

这就意味着,德意志第二帝国无法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来购买更多的粮食。

原因就是。增加货币发行量将导致货币贬值,也就导致了货币购买能力的降低,而最终购买到的货物并没有增加。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并不是没有其他选择。

这就是,乌克兰等主要粮食出口国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国,而且在国家安全上严重依赖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国家政治上更是以德意志第二帝国马首是瞻,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国可以通过打欠条的方式获得粮食。

说白了,就是以国家的名义直接从乌克兰等国进口粮食。

当然,帝国zhèngfǔ不可能、也无法在粮食贸易中支付现金,能够给出的,只是由zhèngfǔ发行的债券。

问题是,债券比货币更加不可靠。

说白了,乌克兰等国无法拿德意志第二帝国发行的债券去购买商品,而且这些债券的价值随时有可能归零。

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乌克兰等国就已经提出,不再在粮食贸易中接受帝国债券。

当然,到这一步,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有选择的余地。

这就是,用易货贸易来获得粮食。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用乌克兰等国需要的货物来换取这些国家生产的粮食。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提供多少其他国家需要的货物呢?

要知道,在冷战的巨大压力下,德意志第二帝国逐步放宽了对盟国工业发展做出的种种限制。比如在战争结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明确要求,所有从前俄国dúlì出来的国家都不得发展重工业。可是到七零年代初,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不得不废除这条规定,即允许这些国家发展重工业,后来还扩大到了军事工业。

说白了,为了与中国对抗,德意志第二帝国得集中整个同盟集团的力量。

结果就是,在以德意志第二帝国为核心的同盟集团中,最为强大的就是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体系。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不例外。

显然,在进行易货贸易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提供的是军火、以及钢铁等重工业产品。

问题是,乌克兰等产粮国需要的却不是军火与钢铁。

说白了,愿意跟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易货贸易的国家,需要的都是轻工业产品,以及电子工业产品。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需要的也是轻工业产品。

赫岑道夫上台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遭遇了粮食危机。这就是,乌克兰等国拒绝接受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的粮食贸易协议,明确要求德意志第二帝国要么

(nddx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