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百八十一章 花明柳暗(三)

作品:大明望族|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2-05| 下载:雁九TXT下载

石文义等的就是他们反抗,不反抗还真不好下手呢。

石文义可不是杨玉那个废物,钱财开路之外,他的办事能力也是被阉党认可的。

石文义出京没多久就追上了神英大军,彼时神英已接到了叛乱已平的消息,还在郁闷没捞着立功的机会,石文义这就把机会送上门来了。

都是刘千岁的人,都对夺财十分热衷,两人碰头一商量,就定下计策,石文义先赶到山西,暗中布置,神英大军缓缓而行,只待石文义信号。

晋藩、代藩闹将起来,神英大军立时抵达,那就是“平乱”大功了。

而晋藩代藩也就此妥妥被钉在谋逆的罪名上,幽禁抄家顺理成章。

只不过这样的“谋逆”是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的。

哪怕是深恨这些王府祸害地方的山西本地官民,也忍不住窃窃私语,朝廷是不是要趁机削藩了。

有那忧心小皇帝年轻冲动重蹈建文覆辙逼反诸藩的朝臣,立时上书皇帝、拜访阁臣,希望朝廷能慎重对待宗室。

更勿论诸藩王了,在他们眼中那更是朝廷发兵围剿“无辜”藩王,还上来就一锅端,何等凶狠!

当初宣庙借着朱高煦叛乱这引子,一举收了诸藩王府护卫,而今小皇帝是要借着平安化连块地皮都不给诸藩留了吗?

然后诸藩又惊又怒之后却发现,面对朝廷的大军,他们竟是没甚反抗能力的。

学安化王勾结卫所官兵吗?……离得都不近呐,勾搭得上吗?

又不是塞北苦寒之地,人家好端端的肥差为什么要随你造反卖命呢?

何况,朝廷大军近年来战绩赫赫呐,太湖剿匪、东海剿盗不提,这西北平叛只用了短短十天!

清了晋藩、代藩恁多藩府只用了两天……

前脚清了晋代藩府,后脚朝廷就在清出来的空地上建山西武学。

建武学干嘛?操练兵士、研发兵器。

起兵造反?谁爱去谁去吧……

不少藩王就此把脖子缩了回去,打是打不过的,那就,好好过日子吧。

也有蜀王、楚王等藩王上书朝廷,痛斥锦衣卫公然谋害宗室,要陛下为宗室做主,却不过是博个道义上站住脚,迫朝廷不要太过分。

那些折子到了寿哥手里,寿哥还笑嘻嘻的同杨廷和品鉴了一番,赞道:“蜀地果然多才子,先生瞧蜀王折子写得恁是漂亮。”

真是让四川人杨廷和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过寿哥还是在阁老们的规劝下,中规中矩的下旨安抚了上折的诸藩,然后,甩手又下了道荫封内官子侄的旨意。

一个是荫刘瑾的侄儿谈二汉锦衣卫千户,一个是升张永的弟弟、千户张容为指挥佥事。

上折的藩王们险些气歪了鼻子,这还是安抚吗?!这是示威!

赏张永他弟那是平乱的功劳也就罢了,赏刘瑾他侄儿是为的什么?!——为的抄了晋藩、代藩?!

然义愤填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