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48章:单雄信之抉择

作品:大隋第三世|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1-06-01| 下载:碧海思云TXT下载

在李密的江淮战略中,主力是攻打淮南尧君素的十万大军,拥兵六万的单雄信只是偏师,出兵历阳的主要目的是牵制能征善战的杜伏威军团,等到李密灭掉由萧铣军整编而成的淮南军,就会挟大胜之势南下庐江,然后和单雄信一起夹攻历阳的杜伏威。

针对李密这一战略,其实单雄信和房玄藻是抱着反对意见的,他们认为,隋唐魏的三足鼎立之势已经不可能了,淮北七郡、江淮大地已经很难守得住,最好、最安全的选择是彻彻底底放弃淮北七郡和江淮大地,让徐世绩和王伯当退到长江之南,然后将都城迁移到丹阳郡,集中优势兵力建立长江防线,然后南图孟海公,做到真正的划江而治。

但是李密的划江而治是以淮水为界,这与两人的想法截然不同,李密坚持打这一仗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今年刚刚立国,如果一战不打就放弃三分之二的疆域,他这个大魏皇帝如何向治下子民交待?又如何竖立帝王之威?二是江淮上的两路隋军正处于最虚弱之时,只要大获全胜,那么江淮就是大魏的了,到时候主动放弃淮北七郡,军队和百姓也没什么好说的;其三、占据江淮,和李渊、林士弘形成齐头并进之势,这样才能以箭头之势,对北方的隋朝形成压制之势,否则偏安一隅,难以持久。

而实际上,单雄信和房玄藻也觉得胜算极大,更不甘错失歼灭尧君素和杜伏威的良机,所以顺水推舟就应了下来。

此时单雄信也全面进军,将六万大军推向了历阳**山一带,魏军的大举入侵,迫使杜伏威将兵力集中在乌江县,而历阳郡治历阳县则是成了他的后勤重地,但因为历阳县离长江不远,杜伏威为了防止魏军逆流而上,断了自己的后勤,必须在历阳屯积了重兵,致使乌江兵力远不如魏军。

**山西南麓的魏军中军大帐,单雄信正与几名大将和谋士商量眼前局势。

“诸位将军,杨侗为了攻打李唐王朝,并没有派兵支援杜伏威,而是让杜伏威自行招募青壮入伍,他手中兵力计有六万,从人数上看,和我们一样,但在去年的大战当中,杜伏威损失惨重,百战之师仅剩三四万人,据我们的斥侯来报,历阳县有三万大军坐镇,也就是说,乌江隋军只有我们的一半。以他现有兵力,几乎不可能主动攻击。但江夏隋军极多,正式开战之后,秦琼极有可能挥师增援,从江夏顺流到历阳,也就两三天时间。所在越拖下去,局势对我们越不利。”

行军左司马郑题猜测到了单雄信的真实想法,拱手道:“大将军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当看客,而是对杜伏威发起攻击是吗?”

单雄信也不否认,叹息道:“杜伏威这枚钉子关系重大,如果我们在乌江一战取胜,则可进军挟大胜之势再破士气大跃的历阳守军。那便可以奠定整个江淮战役的胜局,也可以扭转大魏的颓势。郑司马,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我们错过了,可能会遗恨千古。”

郑题默然无语,他不是很赞成单雄信主动进攻,除了违背了圣上既定方略,更因为杜伏威这头猛虎很不好打,关键是他们只有短短几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