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三七章 礼物下

作品: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2023-02-08| 下载:三戒大师TXT下载

另外,学者类、通译类、军工类、造船类、化学类等十几个特殊类别,虽然在目录上有列,但依然要参加府一级的特殊考试。不过通过后,会立刻被安排工作,所以无需劳工证,可直接获得‘永久护牒。

获得了‘永久护牒”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你可在当地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并可持妻儿接来同住,他们会立刻获得‘依附护牒,并在行动上与你享有同样的权力,但要出外工作的话,必须考取劳工证,如果考不到,就只能等你升级了。

当你安分守己的工作五年后,并带出十个以上博学徒后,可以持雇主证明、府县记录,向本省布政使司申请入籍,并通过秸匕言考试,就可以宣誓忠于大明、忠于皇帝,成为大明的人民,与土生土长的明国人,再无任何区别。

在你正是成为大明人后,你的父母、妻子、儿女都可以申请入籍,但父母、妻子,可以直接入籍,但儿女必须直到语言考试后,才能获得入籍。

沈就并不觉着,自己是在故意刁难外国人,他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接纳外国人的城市,都是未来的通商城市,除了苏州外、还有宁波、福州、广州三个马上就要铍立市舶司的城市,可以说都是大明顶繁华的好去处,毫不夸张的说,也是天下最繁华富丽的地方……据通译局的几个外国人描述,欧洲最富有、最繁华的马德里,也不过就是广州城的水准,跟苏州万全都没法比。

一点都不付出,便想来享受,那是不可能的,你非得有技能,肯吃苦,才能留下来;再带出一帮徒弟,取得了明国人的身份,就不用担心政策会变,这个大明梦才算真的实现。

之所以要把带出徒的数量,作为准入的标准,是因为自家的庙里,也不能光指着外来的和尚念经吧?培养自己的小沙弥才是正办。但大明现在的情况,确实比较尴尬,就像老欧阳所言,会技术的没文化,有文化的没技术,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缺失非常严重,不要说欧阳必进这样的大明家,就是稍稍具备钻研精神的技工,也是凤毛麟角,无法大量涌现。

有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遍地开花,使明创造成为一种潮流,才能带动科技的起步,这个光靠被动的教与学,是不可能实现的,关键还是要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此,沈就撰写了《明专利契约》,预备先在苏州试行,日后有机会再推广出去。该《契约》规定,第一,明必须是就新产品而做出的;第二,专利权应当授予第一个真正的明人;第三,专利权人享有独家生产或制造该产品的权利,有效期为十四年,可再申请延期六年;第四,他人在此期间不得利用该项明。

该‘契约与后世真正的《专利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后者是正式法律,而后者更应该看成一种合同,甲方是官府,乙方是明人,甲方保证乙方对明的独享,乙方支付甲方一定比例的保护费。

这种作法,显然桌-带来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沈就深知现在这个时代,人治大于法制,利益才是最高导向……常言道,无利不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