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0657 钦陵擅权,赞普受制

作品:冠冕唐皇|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7-02| 下载:衣冠正伦TXT下载

力本就没有太大诉求的蕃国权贵们对噶尔家的怨情自然也就大为削减。

毕竟, 吐蕃统一高原, 到如今满打满算不足五十年的时间。松赞干布诚是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其不幸壮夭,之后几十年时间里,少主当国,几乎都没有对这个国家实施什么有效的统治。

在这样的情况下,吐蕃国中这些权贵们真能对赞普的王权产生什么发自肺腑的认同感、为其不计私利的舍命效忠,那才真是见鬼了。

说实话,这些年如果不是以禄东赞父子为首的噶尔家族执掌权柄,对内对外都大有建树,说不定统一未久的吐蕃早已经再次分崩离析,退回到高原上原本的群雄争霸、邦部互攻的时代。

钦陵的强势霸道,的确让人不满,但抛开这一点感情上的抵触,蕃国中无论何人都不得不承认,钦陵的确是一个不世之材。其人担任大论,执掌军国大计,对吐蕃整体国势都是有利的。

由于钦陵在吐谷浑方面做出的让步,原本在剑拔弩张的氛围中开始的议盟,竟渐渐有了和气的味道。与会诸蕃国权贵们,起码有十几家都绕过赞普,与噶尔家进行盟誓。能够拿在手里的利益,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至于年轻的赞普适是何感想,他们真的不太在意。

让渡出一部分吐谷浑方面的利润,钦陵也是在权衡诸多后,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青海一场战争,让他深刻感受唐军在统筹得宜的情况下所爆发出来的惊人战斗力。唐国少王掌权,渴于边功、本身又谋计深刻,必然不会仅止于当下这种局面,未来数年间肯定会继续向青海战场投用人力物力。

单凭噶尔一家,再加上那些立场本就摇摆不定的诸胡附庸,实在很难抗衡唐国的压力。而国中赞普又目他为仇,让他不能集中全力与唐国论战。

如此内忧外困的局面下,放开一部分吐谷浑的利益,从而换取到一些国中的援助,也是维持吐谷浑局面为数不多的一个选择。

这一场议盟,前半段还是吐蕃权贵各家声讨赞婆,但是到了后半段,主动权却完全被钦陵所掌握。与会各家纷纷表态愿意派遣私曲前往吐谷浑地驻扎并协同防守,俨然有种要在逻娑城外另创一个军事中心的趋向。

赞普赤都松赞从头到尾参加了议盟,但存在感却委实不高,只是旁观国中一干权贵与噶尔家缔结联盟合作,心情之恶劣可想而知。

返回逻娑城红山宫殿后,由于一名奴婢进侍缓慢,赞普直接拔剑将之刺死,同时心中余怒未已,顿足怒喝道:“叶阿黎那个贱人,她逃去了哪里?无论她逃往何方,上天入地,都要把她给我捉拿回来,我要亲手杀了这个背叛王上的贱人!”

这一次钦陵能够及时归国逆转局面,关键就在于叶茹的临阵反水。如果钦陵没有及时归国,赞普大可以借今次议盟,与国中权贵们达成一个制衡乃至于除掉噶尔家的同盟,而不是现在这种局面。

宫殿内外,群声寂然,只有年轻的赞普克制不住怒火的咆哮。

然而赞普的怒火还没有完全发泄,却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