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节 南昌起义

作品: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作者:书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1-08| 下载:书凡TXT下载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清洗**党员和革命志士。**中央为了保住革命火种,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中举行武装起义。

当时,**所掌握的几支主要部队,正集结在长江南岸的军事要地九江及其附近。与此同时,国民党内既互相争斗又互相勾结的蒋汪两大集团,均以重兵集结在长江中下游两岸。负责领导起义的前敌委员会,反复考虑在南昌和九江举行武装起义的可能性。从当时敌我双方兵力部署和双方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看,在九江就地举行起义是不利的。因为,沿长江南岸向东或向西都难摆脱敌重兵的拦阻。渡江北上举行起义的地点选择在地处九江以南的南昌。这是因为,在军事地理方面,南昌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南昌距敌重兵集结的长江沿岸较远,距离九江约*公里。南昌发动起义后,能较好地摆脱敌主力的威胁。后来起义的实际情况果然如此,南昌起义前后,部署在长江沿岸的敌重兵一直未能对起义行动构成直接威胁。

南昌交通条件便利。根据当时的交通设施和军队的装备水平,地面部队实施快速机动的最好方式,是铁路输送或水上输送。南昌与九江之间,有一条当时南昌惟一的铁路——南浔铁路,起义军正是利用这条铁路,迅速从九江开至南昌。起义军利用铁路输送完毕后,立即实施截断,并以兵力警戒,从而切断了南昌与外界的铁路通道,使敌无法利用。南昌与外界联系的最大的水上通道,是纵贯江西南北的赣江。而南昌所在的赣江段江面宽,航道浅,稍大一点的船只即无法通过,南昌周围的敌军在起义军举行起义时,无法迅速赶到南昌。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起义军的敌情顾虑,有利于起义的顺利进行。

南昌地区有利的地理环境,成为南昌起义胜利的重要条件。它不仅使起义军一夜之间速战速决,全歼南昌城内及近郊之敌,而且使起义军在没有遭到敌主力直接攻击的情况下从容撤离南昌。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同志按照党的决定,和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南昌起义。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发表了《八一起义宣言》等革命文告。

起义军于8月3日至5日,分批撤离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途中作战失利,部分武装在朱德、陈毅同志的率领下,开赴湘南地区,继续坚持斗争,另一部分部队转战到了海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