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三百二十章 题眼

作品: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6-04| 下载:幸福来敲门TXT下载

于题目上(nddxs)•(co), 首先将策论上的题目于答卷上先抄录一遍✗(你懂的小@说)_[(nddxs.co)]✗『来[你懂的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nddxs)•(co), 然后以‘臣谨对日’三个字开头答卷。

章越一边抄着题目一边于胸中酝酿,一旁的苏轼也是如此。至于苏辙则双手抱胸先一个字不抄,正坐在案前闭目构思文章。

但见苏轼抄完题目后,略一思索即提笔下了下去,章越见此心底一凛,苏轼真是文思敏捷,自己还丝毫没有眉目呢。

苏轼已经用那奇特握笔之姿,笔不加点地写下了自己策论。

“臣谨对曰,臣闻天下无事,则公卿之言轻于鸿毛,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于泰山,非智有所不能而明有所不察,缓急之势异也。”

“方其无事也,虽齐桓之深信其臣,管仲之深得其君,以握手丁宁之间,将死深悲之言,而不能去其区区之三竖。及其有事且急也,虽唐代宗之庸,程元振之用事,柳伉之贱且疏,而一言以入之,不终朝而去其腹心之疾。”

“夫言之于无事之世者,足以有所改为,而常患于不信。言之于有事之世者,易以见信,而常患于不及改为。”

苏轼的文章如水银泻地般,又有等海涵地负的大气,若是旁人见了定是要拍案叫绝的。

然而章越却仍将笔搁在一旁,构思题目。

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赵祯在策问将自己批得一无是处,但身为臣子的绝不可如此批评天子。

领导开会先检讨说我有些地方作的不对,还请大家以后多指教。一旁的人站起身来道,是啊,领导你有一二三不对的地方,希望你以后多改正。

这样的员工恐怕就…

即便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但方寸还是要把握好的。

章越想到这里已过了半个时辰,却见一旁苏辙也已是动笔了。

苏辙先抄录题目,然后写下臣谨对曰,臣不佞,陛下过听,策臣于庭,使得竭愚衷以奉大对……

……陛下策臣曰:“朕承祖宗之大统,先帝之休烈,深惟寡昧,未烛于理。”又曰:“志勤道远,治不加进,夙兴夜寐,于兹三纪。”此陛下忧惧之言也。”

“然臣以谓陛下未有忧惧之诚耳。往者宝元、庆历之间,西羌作难,陛下昼不安坐,夜不安席。当此之时,天下皆谓陛下忧惧小心如周文王。然而,自西方解兵,陛下弃置忧惧之心而不复思者,二十年矣……”

与兄长苏轼的制策不同,苏辙的制策令人看了是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这等犀利的辞锋倒也是令人浑身一震,看得后背湿出一身冷汗。

如今苏轼,苏辙开写后,章越仍未动笔,此番御试他倒真落在最后一个了。

章越不同于苏轼,苏辙,他构思起五百字的阁试可以轻巧作答,但三千字的御试,他要先想自己策问的题眼在哪。

在他看来古往今来最好的制科策对,即是董仲舒给汉武帝献上的天人三策。

这篇策问他反复读了好几次。

当时汉武帝也是如今日宋仁宗般诚恳求教,向董仲舒言,朕欲闻

(nddx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