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百九十五章.失手

作品:旧书大亨| 作者:镔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3-03-23| 下载:镔铁TXT下载

式。其产生的具体年代不可考, 文献亦鲜有记载。目前所见最早的为明代器物。

林逸对金石和文房四宝之类的古玩研究最深, 像这件磨床虽然有残损,也还是一件到代的好文房,一般人不会问津,问的都是行家,而林逸从老板的报价里也听得出他也不外行。

林逸又随口问了几件店里摆着的真品,但没有要买的意思,只是看看那老板对于价格和藏品的掌握情况,然后继续寻找自己的目标。

这时,林逸看到了一件“花鸟浅绛彩盖缸”,画得很是淡雅。拿起来一看,作者是“蔡松年”。蔡松年是晚清景德镇御窑厂有名的浅绛彩画师,作品都很雅致,市面上已经很难一见了。

林逸翻过来一看,罐底上贴了一张标签:价格600元。林逸心说:小漏!便不露声色地问,这个能否便宜点吗?

老板抬头看看林逸,说不能便宜。

林逸说,那包起来吧,就600了。

这时,和林逸同行的老曹见老板一分不让,就扯着嗓门说,靠,你这又不是专卖店,也不能标多少就卖多少呀!

谁知那老板停下了包装瓷器,还撕掉了瓷器上的标价,说:我不卖了!

老曹一见,便要撸袖子跟他理论,林逸说算了,你先去转转。

老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眨巴眼儿,还想再辩解几句,深知林逸眼色的老黄一把扯了他就出了门。

林逸这边一个人跟老板商量,说不要因为一个东西伤了和气。可眼镜男死活是不愿意卖了。

林逸一看,拉倒吧!

遂转身离开了。

出了店门,一路上,老曹抓着光头,挺不好意思,说我是想帮你还还价,没想到遇到这样一个老板。

林逸说没关系,不就是一个小罐子嘛。

林逸心里明白,是自己先前的话惊动了老板,他一定是怕卖漏了。

……

回来以后,想起这个事情,总觉得不是滋味。想来想去,还是要把那罐子买来,出一口气。

林逸于是就打电话叫来贺大宝,委托他去帮自己把那个罐子买来,告诉他,店名叫“仙月斋”。并再三叮嘱,不要说是帮别人买的,更不要提曾经去发生口角的事情。

贺大宝满口答应,一定办成。

谁知等到贺大宝去店里后,老板开价已经是1500元。

贺大宝不敢自作主张,打电话询问林逸,怎么做,买是不买。

林逸还在这头考虑着,那头贺大宝就又打电话过来,说店里来了人也看上了那个古玩,并且愿意出价1500。

林逸诧异了,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巧,上次没买到,捡漏失败,这次竟然有人和自己抢买---

贺大宝那头又催问,到底买不买?那老板说了,他做生意讲究原则,先到先得,如果咱们不买的话,他就给后来的那位顾客了。

林逸自认那件古玩的价格已经到头了,就摇摇头对贺大宝说,不用了,让了吧。

贺大宝那边就哎了一声。

挂断电话。

林逸以为此事就此过去,算是自己捡漏没成功。可是第二天,当他打开京城新闻报纸,无意看到收藏板块的时候,却赫然看到了自己捡漏没成功的那件蔡松年作“花鸟浅绛彩盖缸”。

林逸揉了揉眼睛,怕自己没看清楚,于是就又仔细去看---

图片是彩印的,并且高真清晰,以至于林逸看了又看,最终认定自己没看错,就是自己上次失手的那件“花鸟浅绛彩盖缸”。

文章作者详细地讲叙了自己淘得这件难得的晚清作品的过程;紧接着蔡松年历年来所做作品的拍卖价格做了比较;又在工艺水平和工艺技巧方面做了对比和评价;后给出这个“花鸟浅绛彩盖缸”的定价为3万元。

看到这里林逸不禁莞尔,看起来这位作者很懂行啊,不过这价格是不是给的高了些,要知道那老板出到1500块自己都没要,他却评论后鉴定价格为3万,这可是直接翻了20倍。

可更让林逸惊讶的是,文章最后竟然说这件他定价3万的古玩“业已出手”,请各位藏友莫要再惦记。

什么意思?

定价3万,并且已经卖掉了?!

林逸不免一惊,这才是真正的“点石成金”,只凭一句话说卖3万就卖3万!

林逸急忙去看这位牛人作者的大名……

只见在文章后面写着三个大字---谭劲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