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6章Chapter 26

作品:假斯文| 作者:二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3-08| 下载:二狮TXT下载

许言这次没跟着。他还为此和父母闹了脾气——但许爸许妈搂着宝贝儿子,一嘴一句“这瘦了”,“那黑了”,“小心肝怎么还被虫咬了”,“做数据分析非要在那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做吗”云云。反正,两人说什么都要求小孩儿在家再住一段时间。

蒋天遥到底赶时间,便是一个人回去的。他上了最早的一趟飞机,选了最快的一条路线,但等人抵达圣玛丽安诊所,又已经是过去了一天。

幸运的是,患者的几例突发不良事件都不算严重,根据国际临床试验AE评定标准,都属于最轻的grade1评级。而蒋天遥当前的任务,就是判断这属于不良事件,还是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指由药物直接导致的不良症状。而不良事件,是指服药过程中突发的不良症状,和药物本身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来诊所看病的病人总共有五个,均是从服药第三或第四周陆续出现了肠胃道问题,起初症状很轻,但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有的是低烧腹痛、有的是食欲下降、轻微恶心或便血,但五人均有腹部肿大、发硬。

这五个病人里,有四个是当地农民,没什么文化,大大咧咧的,觉得自己可能就是吃坏了,闹了肠胃炎,但具体是什么吃坏了也说不上来。他们有的服用了当地的肠胃药,也半点不见好。

原本,这种穷乡僻壤里,人们早已习惯了各种小病小痛,压根都不会去吃药看病。这几个人之所以会来诊所,是因为在参与项目之前,工作人员再三强调,出现任何健康问题都要求汇报,作为奖励,试验期间所有状况都会得到免费的治疗。

其中唯一有教育背景的那位病人,叫隆葛,皮肤黝黑,三十岁出头,商人打扮。他会讲一点英语,还能操着一口浓厚的南方口音讲中文。隆葛或许是自己上网查过一些资料,知道丙肝日后是会大概率演化成肝硬化的。

“到底是不是这个药吃的呀?”隆葛有点焦虑地戳了戳自己硬邦邦的上腹,“医生,我最近真是一点胃口都没有,这肚子里的该不会是腹水吧?这些似乎都是肝硬化的前兆?”

他越想越紧张,哆哆嗦嗦的:“得了肝硬化以后,我是不是就离肝癌不远了?然后就要翘辫子啦?”

蒋天遥:“......”医生最头疼这种热爱脑补,却对什么都一知半解的病人。

蒋天遥为了避免其它疾病的影响,这次的受试者都是患有丙肝但还未曾演化至肝硬化的病人,年龄在20到45岁之间,身体都相对健康。

“做过B超了,”他温声安抚道,“腹水不多,主要是肝脾有些肿大,暂时没有发现肝硬化的迹象,别担心。”

隆葛闻言皱起眉头,叹了口气:“哎呀,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由于肝脏肿大、腹水、消化道问题都可能与丙肝本身相关,所以蒋天遥一时神经过敏,总担心这药是不是真的有安全问题,以至于自己钻进了牛角尖。

这会儿他冷静下来,细细一想——

在正式进入临床三期之前,许浩宇实验室小规模地做过两次二期实验。每次分别有五十多名受试者,一批全是健康志愿者,一批是丙肝患者,加起来怎么说也有一百多个人。这一百多个人里,只出现过一枚原因不明的呕吐,根据这个比例,这应该是一款相对安全的药物。

三百个人里,突然集中出现五个病例,怎么都显得有些不太寻常。

外因的可能似乎更大一些,毕竟,会导致消化道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圣玛丽安诊所在缅甸做最多的工作是疫苗接种,所以设备不多,血检只能查简单的血常规与生化。蒋天遥低头看着化验单,几项肝脏指标因为丙肝病毒的抑制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三人患有轻微贫血,但对比试验之前的初始数据,蒋天遥注意到最明显的变化,是大家的嗜酸性粒细胞普遍增多。

蒋天遥想了想,扭头问驻缅多年的护士:“你们这里,闹过血吸虫之类的疫情么?”

小护士想了想,摇摇头:“掸邦这里没有,西边若开邦倒有听说。”

蒋天遥叹了口气:“先做个粪检吧,看看是不是细菌性的。”

随后,他又和病人们聊了几句:“你们几个有一起吃过饭,或者,共享什么饮料食物吗?”

五个人面面相觑,茫然摇头,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开了——

“我和他们都不是一个村子的,干啥一块儿吃饭呢。”

“对对对,这之前,大家都不认识的。”

蒋天遥到底不是当地人,对附近村寨的分布不太有概念。他揉了揉太阳穴,拉来一张当地地图,把大家来自的村落标上了12345。

果然,五个人分布于三个寨子,虽说都在西边,但地理位置隔得不近。这么一想,蒋天遥唯一能从这五人身上找出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全都在NS-1807项目上。

他眯起眼睛,心想,难道还是因为吃药?

这边蒋天遥在看地图,那边大伙儿们越聊越起劲,比试验之前的初始数据,蒋天遥注意到最明显的变化,是大家的嗜酸性粒细胞普遍增多。

蒋天遥想了想,扭头问驻缅多年的护士:“你们这里,闹过血吸虫之类的疫情么?”

小护士想了想,摇摇头:“掸邦这里没有,西边若开邦倒有听说。”

蒋天遥叹了口气:“先做个粪检吧,看看是不是细菌性的。”

随后,他又和病人们聊了几句:“你们几个有一起吃过饭,或者,共享什么饮料食物吗?”

五个人面面相觑,茫然摇头,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开了——

“我和他们都不是一个村子的,干啥一块儿吃饭呢。”

“对对对,这之前,大家都不认识的。”

蒋天遥到底不是当地人,对附近村寨的分布不太有概念。他揉了揉太阳穴,拉来一张当地地图,把大家来自的村落标上了12345。

果然,五个人分布于三个寨子,虽说都在西边,但地理位置隔得不近。这么一想,蒋天遥唯一能从这五人身上找出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全都在NS-1807项目上。

他眯起眼睛,心想,难道还是因为吃药?

这边蒋天遥在看地图,那边大伙儿们越聊越起劲,看着似乎很有共同话题,唯有隆葛似乎插不太进话。到最后,就连娅蒂都懒得翻译了,只是笼统概括地对蒋天遥说:“他们在聊水稻的种植与收成,一些农业上的东西,具体我也不会翻。”

蒋天遥闻言,猛然抬头:“水稻?”

掸邦的种植业主要以烟草、罂|粟、水稻为主,但养水稻,必须就要有灌溉水,而蒋天遥瞅着这张地图,那几个寨子附近唯一的水源是个大湖——天姥湖。

也就是这片山区母亲湖的意思。

但天姥湖是死水,容易滋长寄生虫。

除了隆葛,蒋天遥似乎突然找到这几个人之间的共同点了——这几个水稻农民,共用灌溉水源!

缅人天天穿着人字拖,蒋天遥不信他们下田还会在脚上套什么防护措施。而一些寄生虫病,是会通过皮肤接触疫水传播的。

蒋天遥心中顿时定了大半,立刻拍案:“粪检。检查血吸虫虫卵。”

......

等结果出来之后,粪检却是阴性。

蒋天遥再次陷入了迷茫。

他焉焉地趴在桌子上和谢昭视频,没精打采的:“为什么是阴性的啊?要真是阴性,还能是什么原因?”

谢昭微微皱起眉头:“感染五周内虫子还没下崽呢,哪来的虫卵啊?要是患者肠粘膜有问题的话,一检也很容易测不出来的。”

蒋天遥想了想,瞅着症状不严重,的确可能只是传染初期。

谢昭淡淡地说道:“你去血检测抗体,IHA,ELISA,不急着做粪检。”

“你说得倒轻松。这不设备有限测不了吗!”蒋天遥一声哀嚎,把脑袋埋进了臂弯,“最近的大医院开车八小时呢。”

谢昭一愣,没说话。他从实习开始就在全世界最顶尖的医院,想开什么有什么,倒的确不知道海外救援医生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总是处处掣肘。

半晌,谢昭道:“订几盒快速测试盒过去吧,要真是疫水,过段时间你们可有的忙了。”

眼看着掸邦步入雨季,前几天就下了几场暴雨,若是真的有疫水,后果不堪设想。

蒋天遥言语间有些不耐:“订了也还要再等一个多星期呢。”可是他现在就要决定这些人还是否应该继续留在临床试验里了。

说实话,若真一下子脱落这么多病例,他还是有点心疼的。

更糟糕的是,万一真是药物引起的问题——他这么多辛苦,就全白费了。

...蒋天遥眉心皱着一个川字,眉眼间皆是烦躁,忍不住说了一句气话:“王舜说得对,我真是脑抽了才来这种地方做临床!”

“遥遥。”谢昭在视频里对他笑了笑,“别急。”

“这是有史以来药企第一次与NGO合作、在第三世界国家开展临床试验。”谢昭平静地说道,“你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做着特别厉害的事。”

“开荒不辛苦,那就不是开荒了。”

“你要相信自己。”

或许是谢昭眼底难得外露的那份温柔,又或许是谢昭言语间平静的力量,蒋天遥心中那份焦躁这才渐渐散去。

第二天,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圣玛丽安诊所接到了一个电话,是隆葛打来的。

隆葛一个单亲奶爸,带娃很是辛苦。隔着电话,蒋天遥只觉得男人一时急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原来,他六岁的小女儿突发急病,高烧一夜之间四十多度,上吐下泻,呼吸困难,肚子还又硬又胀,倒是和他有几分像。

男人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把人搬来诊所,生怕自己一动,他女儿就没了。

还好隆葛家的寨子离诊所不远,蒋天遥连忙带上退烧、补液的输液器材,开着一辆电瓶车就过去了。他觉得,隆葛女儿的病和隆葛的消化道异常一定有关系。只是小孩子各方面体质都弱,免疫反应又急,所以症状才更加明显。

这听着,明明就像是血吸虫病。

蒋天遥先给小孩儿补上液,安顿下来,这才有空问隆葛:“你和你女儿,半个月之前,有没有接触过脏水,有没有去过那个天姥湖?”

他帮人发散了一下:“比如取水?游泳?钓鱼那一类的?”

隆葛茫然摇头。

不一会儿,他猛地想起了什么似的:“哦,对了!我女儿没有去过,但我去过那边附近的农贸集市。平时我们的鱼都是从那买的,前段时间,我还买过几次新鲜钉螺,好像就是从天姥湖里摸出来的。”

缅人口味很重,无辣不欢,前段时间隆葛开发了个新菜“麻辣钉螺”,他女儿爱吃得不得了,所以他就多买了几次。

钉螺,血吸虫的常见宿主。

蒋天遥心中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被拼上了。

果然,小女孩的粪检中发现了血吸虫虫蚴。而大人的免疫系统更为强大,血吸虫还未能很好地在他们身体里繁衍肆虐,所以最开始,他没有检查出来。

不过,血吸虫病放到今天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蒋天遥连忙给父女二人开了吡|喹|酮驱虫。

他还给当地的疾控中心写了信,要求发动血吸虫防疫预案,清理天姥湖附近水域,在水田里颁发驱虫剂,以及在各地诊所里准备更多的驱虫药物。

虽说以缅甸卫生部的办事效率,蒋天遥觉得这事批下来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但这一点点事先提醒,也总是聊胜于无。

等隆葛女儿的病情稳定了,蒋天遥又去拜访过一次,隆葛的肠胃也早好了,他握着小医生的手,一定要给他塞钱。

“你现在在丙肝项目上,所有的随访检查都是免费的。”蒋天遥连忙推辞,“而且MediCorp义诊不收费。”

隆葛不听,硬是要给自己和女儿付医疗费:“您要是不收下,我只能做一碗麻辣钉螺来感谢您了!”

蒋天遥:“......”这就算了吧兄弟?

“说真的,蒋医生,这点钱您还是收下吧,诊所里总有用得着的地方。”隆葛黝黑的脸上笑容憨厚,“不瞒你说,我家经济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我觉得吧,免费资源就应该留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您就别浪费在我身上了。”

蒋天遥听了这话倒是有点感动,便也没再拒绝对方的一片好心,打算用这笔钱再去进一批驱虫药。

...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人喜欢占小便宜的,但也会有像隆葛这样的,让蒋天遥觉得世界很美好。

虽然他看起来很傻。

蒋天遥笑了笑,夸了一句:“说起来,你中文讲得真好。”

国境线附近,不少缅人都会来一两句中文,但隆葛说得格外流利。

男人嘿嘿一笑:“多会讲一种话,也就多条谋生的路嘛。”

蒋天遥顺着他的话头:“所以,你是做什么生意的?”

“哎,我就是一个中间商人!”隆葛摆摆手,“因为我两边话都会讲,两头都认识人,就帮中国和咱们这边对接一些资源,倒卖一些翡翠玉器,木雕漆器,特纳卡,还有一些香料什么的。”

蒋天遥随口一好奇:“卖哪个最赚钱呀?”

他本来以为隆葛会说翡翠什么的,结果隆葛眼神一亮,压低声音,就好像在透露一些什么不能告人的小秘密:“现在最赚钱的,是卖房子!”

蒋天遥:“......”大哥原来您还是地产中介,难怪家里经济条件好。

但很快,蒋天遥又露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表情:“在这儿买房子?”且不说这里山路不好走,穷山恶水犄角旮沓的,哪会有人乐意来啊?

“嗨,别说,就你们中国人来买的最多,大约是购置旅游地产什么的吧。主要在景栋那儿,你也知道,那片是华人区,富得流油!”

“私人别墅,小洋房,前后都带花园的那种。你见过没有?可漂亮了。”说着隆葛就从抽屉里抽出了一个文件袋,“我给你看看啊。”

文件袋里装的都是隆葛代理过的几个客户,每一份文件都有外型设计,室内装修,户主档案等等。蒋天遥随手翻了翻,只见一座座私人制定的欧式小别墅,还真都美得和童话故事里一样。他不禁奇道:“那中国过来买的人多吗?”

“多倒不多。”隆葛搓搓手,“这几年加起来,我也就才卖出这么几套。但这生意可赚钱了,做一笔,能吃三年!”

蒋天遥咂舌。

他的目光无意掠过一个业主档案,那人名叫“田安”。

蒋天遥莫名觉得这个名字眼熟,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自己曾在哪里见过。蒋天遥细细一想,才发现自己认识姓“田”的人几乎寥寥无几。当下,他唯一能想到的,便是当年医闹捅了谢叔叔的那个男人——他叫“田福”。

田福的父亲,也就是谢振云手下那个肝癌晚期去世的老人,叫田什么他也不记得了,反正也不叫田安。

蒋天遥自嘲地摇了摇头。

“田”这个姓氏吧,放在燕安不太常见,但在当地佤族,在中国南方,却是一个大姓。天下姓田的人千千万万,只是他神经过敏,见到这一个字,脑子里那条联想通路就这么接通了。

晚上回家,蒋天遥躺在床上和谢昭视频,叨叨地讲着白天发生的事。现在许言不在了,他视频起来,简直肆无忌惮。

“你知道吗,竟然还有傻子中国人跑缅甸来买别墅。”

但聊着聊着,蒋天遥突然想起,那个田福可不就是从一个南方城市转院来燕安总院的吗?

一念及此,蒋天遥脱口而出:“哥,你爸那件事,那个吃牢饭的田福,你有查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