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8 章 套近乎

作品:科举大佬|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0-12-10| 下载:人生若初TXT下载

头被留下来的孩子,通常是家里头没什么钱,或者大人短视,不肯花那个钱让他们去读书的,苏凤章说了不要束脩,于是他们一窝蜂的把孩子送过来。

谁不知道识字的好呢,不说别的,将来出门做买卖也不容易被人骗啊。

用村长的话说就是,好歹认得自己的名字,免得将来出门被人卖了,反倒是帮着数钱。

每天日落前那一刻钟的时间,慢慢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

一开始还只是小于十岁的孩子过来读书,苏凤章的目标很明确,只是教他们识字,并没有按照科举的四书五经一模一样来的意思。

他这样的操作是十分有效的,毕竟这年头能真正坚持科举的没有几个人,事实上,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科举的四书五经也没有《相对四言》来得踏实有用。

简单、直接、接地气,于是慢慢的,村里头其他人也时常过来听一下,甚至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时不时过来坐一坐。

这一日讲完了课,一个蹲在后头蹭听的老头儿一直没走,等孩子散的差不多了才走过来。

“三爷爷,您找我有事儿?” 苏凤章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这是谁,也是苏姓的长辈。

苏三爷爷憨厚的笑了一声,道:“这不是我孙媳妇刚生了娃,想让你给取一个名字。”

“你是读书人,出口成章,起名字肯定比我们行。”

“要是三爷爷您放心的话,我就给起一个。”苏凤章倒是也没推辞,显然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他领着三爷爷回到屋中,拿出一张裁好的纸来。

“我大侄子是经字辈,不如就用这个磊字,寓意内心坦然,坚强刚毅,正大洒脱,光明磊落。”苏凤章刷刷刷写下苏经磊这三个大字。

三爷爷怎么看怎么觉得好,小心翼翼的接过那张纸:“读书人就是读书人,这脑袋瓜子跟我们老百姓都不一样。”

说完这话,他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袋子来,苏凤章连忙推拒。

三爷爷却说:“二郎,这是村里头的规矩,你要是不收下就是看不起我。”

最后到底是收了,三爷爷给的也不多,里头只放了五文钱。

等人都走了,苏赵氏这才过来喊道:“忙完了就快出来吃饭吧,待会儿都要凉了。”

苏凤章坐到桌上,就听见白姨娘笑着说道:“如今二郎可了不得,是半个村子的老师,这几天咱家的菜都不用买了,他们都上赶着送过来。”

虽说苏凤章并不收束脩,但一段时间下来村里头的孩子多多少少学到了几个字,家长过意不去,银钱不舍得,自家种的菜却一抓一大把。

之前苏家吃的菜都是去苏二叔家摘,不过时间久了到底不好,苏二叔不说什么,张氏却是个小气的。

后来苏赵氏就让魏娘子拿着铜板去买,在村里头买菜便宜,不费多少钱。

他们自己弄的菜园子只有几样能吃,周围的人家知道他们缺菜,便陆陆续续送过来。

苏赵氏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