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零六章 压力重重

作品:开局自曝假太监,女帝慌了| 作者:月影辰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6-02| 下载:月影辰沙TXT下载

皇宫内,大理寺少卿面色凝重地汇报着最新消息。

他告诉皇帝,被俘虏的匈奴主将呼延兆已经被处死。

皇帝听完,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便不再言语。

少卿深知皇帝心思深沉,于是又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陛下,臣还听说有不少大臣对此事颇有微词。”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淡淡地说:“让他们来见我。”

少卿心中一凛,知道皇帝这是要亲自处理此事。

他深知皇帝智慧过人,定能妥善处理此事,于是恭敬地退出了大殿。

德妃听闻皇帝食欲不振,心中甚是担忧。

她深知皇帝日理万机,若身体有恙,将对国家造成重大影响。

于是,德妃决定亲自前往御膳房,为皇帝烹制一道可口的点心。

德妃走进御膳房,宫人们纷纷行礼问安。

她微笑着吩咐道:“今日我要做一道特别的点心,需要你们协助。”

宫人们齐声答应,纷纷忙碌起来。

德妃细心挑选着食材,她选择用新鲜的水果和精细的面粉,还特地加入了一些有助于消化的草药。

在宫人们的协助下,点心很快就准备好了。

德妃端着点心,来到了皇帝的寝宫。她轻声道:“陛下,这是我亲手为您制作的点心,希望您能喜欢。”

皇帝微微一笑,点头表示感谢。

皇帝品尝着点心,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他感慨道:“德妃,你真是用心良苦。这点心美味可口,朕很感激你的关心。”

德妃听后心中暖暖的,她微笑着回答:“陛下过奖了。臣妾只希望陛下能够身体健康,永享安乐。”

“德妃,你来说说最近呼延玉的情况。”皇帝沉声说道。

德妃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呼延玉最近表现得很安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皇帝微微皱起眉头,显然并不满意这个答案,“安分?哼,呼延兆已经被我处死了,她怎么可能安分?”

德妃心中一紧,她知道皇帝说的是对的。

呼延玉虽然是匈奴公主,但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面对亲人被杀,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陛下,臣妾愿意去安抚呼延玉的情绪,让她保持冷静。”德妃提议道。

皇帝沉默片刻,然后点了点头,“好吧,你去试试看。记住,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要激怒了她。”

德妃领命,缓缓走出了大殿。她心中明白,皇帝对呼延玉的疑虑并非空穴来风。

毕竟,呼延兆曾是匈奴的大将,他的死亡对大乾朝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如今,呼延兆被处死,匈奴公主呼延玉又怎会心无芥蒂?

然而,德妃并不想看到呼延玉走上呼延兆的老路。她深知,要想化解这场危机,必须先走进呼延玉的内心。

于是,她决定亲自去见呼延玉,听听她的真实想法。

德妃来到呼延玉的住所,只见她正独自一人坐在屋内,手中握着一把匈奴的弯刀,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

“呼延玉,我来看看你。”德妃轻声说道。

呼延玉抬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但她的眼神中已经流露出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德妃坐到他身边,温柔地说道:“我知道你心里一定很不好过。毕竟,呼延玉的事情对你的打击一定很大。”

听到这话,呼延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怒意。

但她很快平复了情绪,淡淡地说道:“呼延兆的事情,我不会再了解。”

“你知道,陛下并没有恶意。”德妃继续劝说道,“他只是希望大乾朝能够安定。”

呼延玉冷笑一声,“安定?呼延兆死在你们手上,还谈什么安定?”

德妃无奈地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但你要明白,呼延兆的叛逃对大乾朝造成了多大的威胁。”

呼延玉缓缓抬起头,她的双眸中带着一丝冷漠和疲惫。“我心情不好,你走吧,我不想再见到你了。”

德妃无奈地摇摇头,她知道呼延玉正经历着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公主,我希望您能开心一点。这里虽然是皇宫,但您并不孤单,我会一直陪着您的。”

呼延玉沉默了片刻,她看着德妃,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谢谢你,德妃。但我心中的痛苦,你无法理解。”

德妃默默地叹了口气,她知道呼延玉的痛苦并非自己所能轻易化解。

酒铺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弥漫着热闹的气氛。

月儿端坐在柜台后,悠然自得地品着美酒。

侍女匆匆走进铺子,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宰相的大儿子离世了。

“听说宰相的大儿子死了,京城里的人都很高兴。”侍女向月儿汇报着。

月儿轻轻一笑,放下手中的酒杯,“那个酒囊饭袋,平日里无恶不作,他的死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的确,月儿的话不无道理。

宰相的大儿子虽身居高位,却是个不学无术、仗势欺人的主儿。

他的所作所为早已惹得民怨沸腾,如今离世也算是恶有恶报。

酒铺内的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件事情,都认为他的死是件好事。

毕竟,一个无恶不作的恶棍离世,对整个京城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苏公子来了!”侍女兴奋地喊道。

月儿听到声音,从繁忙中抬起头,微笑着对侍女说:“麻烦请他到雅间去坐吧。”

雅间内,苏公子坐在舒适的软椅上,桌上摆放着美酒佳肴。

他环顾四周,感受着这不同于外面喧闹的安静氛围。

侍女轻轻为他斟上一杯酒,低声询问:“苏公子,今天想要喝点什么?”

苏公子微微一笑,轻轻接过酒杯,回答道:“有劳了,就按我平常点的来吧。”

月儿在柜台后留意着雅间的动静,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微笑。

苏公子的心情此刻有些沉重。近日来,朝堂上的风云变幻让他感到压力重重。

他端起酒杯,轻轻啜饮了一口美酒,试图借酒消愁。

而在外面的月儿和好友们,却依然欢声笑语不断。

他们的笑声传到了苏公子的耳中,让他感到一丝温暖。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夜幕渐渐降临。酒铺的灯火通明,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

苏公子放下酒杯,深吸一口气,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他走出雅间,侍女忙迎上前来,“苏公子,您要回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