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00节 展销会

作品:旅明|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04-05| 下载:素罗汉TXT下载

不出所料,这个明人就是常住于此的福建人。此人叫廖添丁,是个小商人,同时还兼任三里外一处明人小村的村长。小村拢共只有10来个常住人口,平时靠着囤货和接引闽商的船只来维持生存。

事实上,今天凌晨元斗号就被发现了。看到这艘吃水很深,慢吞吞放出小艇探路的大沙船,廖添丁就知道元斗号是来贸易的海盗船是浅吃水的偷袭流,不是这种作风。

有了地头蛇操持,事情就顺利很多。接下来廖添丁首先给潘明忠他们引荐了那几个土人。

手持梭镖,头上戴着羽饰,脖子上挂着首饰,腰里裹着苎布短裙的几个土人,是离此地最近的凯达格兰族下属丰里社的村长和战士。

曾经盘踞在台北一带的凯达格兰族,在后世早已消失不见。没办法,谁让这块土地是福建移民最早插足的地方呢,有清一代,大批移民来到此地,于是凯达格兰族就默默消失了。

今天潘明忠他们见到的这几个丰里社土人,都裹着布围裙,肯定属于富裕村落的富裕阶层。从这几位的态度和肢体语言来看,明显是有过丰富对外交流经验的,和后世旅游区那些少数民族差不多。

很好,潘明忠对现在的状态再满意不过了。用从廖添丁那里现学现卖的土著礼节:左拳轻触额头几下后,黑发黑眸的一群黄种人这就算是认了亲戚。下一刻,沙船上的水手,就抬下来了一些贸易样品,放在了平滑的石面上。

看到这些自称是大员岛海商的髡发人拿出的货物后,廖添丁不禁大喜过望。

这些货物中不但有土人最喜欢的各种布料,瓷碗,还有一些精巧的日用品和草编品。另外,还有食盐。

不是说住在海边的人就能大把吃盐:在铁锅煮盐发明之前,海边的人一样只能吃又苦又涩的盐泥混合物。

这个道理在土著身上体现的更直接:连铁枪头都没有的族群,是没办法煮出来盐粒的。至于技术含量更高的盐田......还是别难为这些光腚战士了。

所以当廖添丁看到这些大袋的盐粒后,还是很欢迎的。要知道,明人村里偶尔用铁锅煮一点盐,那都是留给自己吃的。

没办法,谁也不知道下一艘贸易船什么时候到来,船上有没有铁锅这个时代所谓的铁料,都是磷硫不合格的低温窑出品,和后世的铁锅纯粹是两个概念。放开煮盐的话,没多久锅就要完蛋,这里可没有铁匠和补锅匠这种职业。

除了大粒盐,另外一些精细的上等盐也看得廖添丁啧啧称奇。事实上,没有哪个闽商会带这种盐来找土人换硫磺。福建本身就缺盐缺得要死,更遑论这种需要灶户耗费几倍成本才能煮出来的上等精盐了。

廖添丁的惊讶,在穿越众这里就显得多余。元斗号这一趟来台北,主要目的是勘探和侦查,所以不拘什么货,多少都带了一些。等记录下哪些产品适销对路后,下一船过来,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几个土著在看完展台上的货后,叽叽喳喳说了几句后就走了。廖添丁笑呵呵地告诉潘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