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00章 过江

作品:民国张大炮| 作者:七色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25| 下载:七色郎TXT下载

队集结,保护农村社会改革工作队的任务移交给从山东支援过来的民兵,以及在本地新组织的民兵。

第二师一开始驻扎在浦口只有莫如聪的一个主力团,后来山东支援的民兵过来之后又抽调了一个主力团到达了浦口,不过在辛亥革命爆发前两天,何大拿和他的师指挥部秘密移到浦口,一天后,其余部队也秘密地在浦口集结,至此,第二步兵师一万二千六百多人也集结待命,只等一声命下就冲过长江,夺取南京!

第二步兵师近一万三千,完全按照山东主力师的装备,下辖3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侦察营、一骑兵连、一警卫连、一工兵营、一卫生营、一军需营、一通讯营。

但是,清廷在南京布置的军队也不弱。

张勋手下的江防军虽然不是新军,但却是一支久经沙场的老军。张勋江防军的前身是“毅军” ,由抗日名将宋庆一手缔造,因被清廷赏“毅勇巴图鲁” 的封号而得名。

早期“毅军”的主要成员为捻军降卒,作战特点跟捻军一样,重视机动,重视马队。到了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的淮军因**而一路溃败,宋庆率领的“毅军”却常在败退中屡有斩获,成为晚清的“明星部队”。就连张作霖这样的一方豪杰,也心甘情愿当“毅军”的马队小军官。

宋庆死后,“毅军”逐渐被袁世凯拉拢,当张勋进驻长江,袁世凯立即把毅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张勋。

此时,当年的“毅军”已经扩充到20个营1万多人,还装备了毛瑟枪、克芦伯大炮等较为先进的武器,成为两江总督张人骏和江宁将军铁良心目中的“戡乱利剑”。

除了打不死的张勋之外,在南京的另两位清廷重臣张人骏和铁良也都不是饭桶。

张人骏在两广任职期间,还多次因国家主权问题与列强产生冲突,强硬而极具手腕,“爱国”的名声被传颂一时。190第九镇颇多怀柔,导致徐绍桢一度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差一点中了他“杯酒释兵权”的奸计。

而铁良则被誉为满清军事第一人,早年曾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的幕僚,颇受信任。他潜心研究兵学,号称满人中不多的知兵大员。

有这三个人坐镇南京,还有包括前“毅军”转变而来江防军两万余人,怪不得清廷敢放心地让清海军舰艇进入武汉协助平叛!

事实上,第九镇的第一次起义终于还是失败了。

山东第二师进驻浦口,给了南京无限的压力,两江总督张人骏更加放心不下第九镇,这就造成了新军第九镇比历史上更早地被赶到秣陵关驻守,到辛亥革命爆发,第九镇已经忍无可忍了,在得知辛亥革命成功之后,1第九镇在秣陵关誓师起义。

在徐绍桢的率领下,以三十六标的第三营、马标一营为右路,以三十三标三营、马标三营为左路,以三十四标为中路,分三路进攻南京。

当时,第九镇平均每人只有子弹几粒,大炮有,但是没有炮弹。直到上午11时,部队在无名纬河南岸高地集结待命,准备夜间与城里内应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