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42章 人头自北而来

作品:莽在北宋末年|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09-04| 下载:贼秃秃TXT下载

八月初,一批冬衣送到容城大营。

随之而来的,还有五百匹战马。

冬衣分发给全军,人手一件,战马则全部划拨到马军麾下,由马军指挥使赵莽统一调拨。

眼红的人当然不少,哪个将领也不会嫌马匹多。

可战马是由转运判官李邺,奉蔡攸之命专程送来,指名道姓划拨给赵莽,别人眼红也没用。

谁都知道,赵正将乃是督帅亲信,又和蔡攸蔡副帅关系匪浅,多受关照也不奇怪。

赵莽欢欢喜喜接收战马,请李邺在营中喝了顿大酒,让这厮迷迷糊糊睡了两日。

两千马军总算补齐,还多出一百五六十匹,作为平时的轮换和备用。

这支马军的定位是轻骑兵,人披轻质铁甲,马披皮甲,配骑弓、手刀、单钩枪,箭矢用的是点钢三棱破甲箭。

这种箭是军器监新近研制,长短适宜,重量稍重,抗风阻较好,飞行平稳,适合骑兵骑射,七十步内破甲能力优异。

赵莽试用过,对箭矢工艺水平赞不绝口。

乌烟瘴气的东京朝廷,还是有一些能人在埋头做实事的。

马军战力初成,作为容城大营唯一一支骑兵,每日由赵莽亲自率领,出营野练。

那战马奔腾时震耳欲聋的声响,每日都会吸引不少友军观望。

朝廷派发冬衣,就说明短时间内,大军是不会解散了,将士们对此心知肚明。

赵莽私下里向李嗣本透露过,童贯和李处温在淤口寨密会之事。

目的是想提醒他,宋军一日不开进燕京城,就一日不能松懈。

李嗣本是位负责任的老将,平时就紧抓训练。

听赵莽一通分析,他也觉得十分在理,当即就要求麾下各军严加训练。

旁边的附营里,种师中所部也没闲着。

老将军亲自坐镇监督训练,每日那“吼吼吼~”、“杀杀杀”的喊叫声震天,大有要跟友军比一比,谁训练更加刻苦、玩命。

近一月来,容城大营里,兵士们谈论最多的,首先是赵正将麾下马军。

马军威风,待遇又好,兵士们人人羡慕。

其次,便是种师中麾下“吴氏三杰”,成了大营风头最盛之人。

准确说,应该是老二吴璘和老三吴瑛。

这兄弟二人仗着武艺高强,轮番前往各军挑战,接连挫败不少将领,名声一下子传开。

军中比武本就是家常便饭,李嗣本和种师中本着友军交流切磋的意愿,对此持鼓励态度。

李嗣本麾下几名勇将,悉数败于吴璘之手。

除骑射败给杨可弼麾下,游骑军部将高进外,吴璘一杆铁蒺藜骨朵竟然无人能敌。

听闻泾原路鼎鼎有名的“小太尉”姚平仲也在,吴璘吴瑛找上门。

姚平仲自然不怂,抄起三尖两刃刀、跨上青骓马,摆开阵势,与吴璘大战一场。

二人在场中追逐厮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