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五十四章:岁岁轻叹

作品:强汉|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09| 下载:荣誉与忠诚TXT下载

国参战,辽地变成一个乱锅粥的战场,幸运的是汉部一直没有转变,全族执行的是以战养战策略。或许很难想象仅是一百六十余万人口,它却有近五十万(十六万正规军,其余皆是仆从和奴隶)的军队给养和社会体系为什么没有混乱不堪,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汉部仅仅建立两年有余,内部人口结构成份还在调和之中。

现时汉部的一百六十余万人口并没有把仆从和奴隶算在内,那也就是说有一百四十余万部众在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时间太少,外敌太多,汉部如果想安静下来独立展,磨合内部的民族结构很难,如此一来只有依靠战争充当润滑剂,用铁与火去淬炼以求获得新生。

战争在继续,内政也不能放松。

林斌不是一个治国的全才,事实证明他的能力十分有限,在缺少行政人才的情况下,汉部目前无法做太多事情,除开必需安置的现状,许多管理民生的部门一直没能快的建立,支撑整个部族民生运作的文吏系统只出现一个初步的框架。

先秦两部融合进汉部之后,原来的文吏补充进文官系统,他们担当起了部族的文治责任。这里又滋生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先受到考验的就是文吏的治理,那些文吏管理的不是原来过惯了遵守律法的先秦人,而是一些根本不知道法律是什么东西的草原人,还有一些刚从汉国迁移来散漫惯了地汉民。

由于生活习惯的问题。内政的治理举步艰难,太过苛刻的律法所带来的后果便是外面在打仗,内部不服管束、械斗、仇杀也一刻没停,给执法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整天忙于疲命。

乱世用重典,一个人的出现很大缓解了内部压力,那个人自称子泊,深习法家律典。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法家派别地‘治’派。

法家自古有三派。一派以慎到(人名)为,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人名)为,强调‘术’,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这个不用说吧?)为,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

奇也?怪哉!

世人只知道有法家三派,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法家还有一个什么治派。

子泊说:“依法治人,某欲学卫鞅(商鞅)又恐落于人后。卫鞅治秦而开‘法’派。吾甚向往!”

郑元是法家‘势’派信徒,听到子泊大言不惭要开派大怒,亲自前往与子泊大论三天。

郑元出来后对天狂笑,他对即将出征地林斌说:“此人酷吏也!欲学卫鞅青史留名。可用之,不可重用之。”

林斌也在笑,他对现在地人基本有些了解,不难想象郑元其实是认识子泊,两人所谓的大论三天是在造势,子泊大言不惭说要开派也是在造势,一切为的就是名声。不要小看名声这东西,这时代有名声就代表有人气有威望,做起事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