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八章 岭道荆棘

作品:山河英雄志| 作者:更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30| 下载:更俗TXT下载

溯江水而上进入位于荆北北部的彭蠡湖然而沿余水、章水等水系也可以进入荆郡腹地。

江宁水营在芜州集结战舰如云停在江上帆樯蔽日。

江宁以西低矮的丘陵断续不绝过历阳在彭泽府的东部地势陡然险峻起来荆山横亘千里从江水之涯拔起千仞迤逦南去一直延伸到临川府的腹地山脉余势直与横亘在南宁北部的骑田岭相接。在荆南临川府的东部与清江行辕之间又隔着巍峨的怀玉山。

武陵山、怀玉山、庾城岭、骑田岭四座巨大的山系从东南西北四方会于大余。大余虽是四山所会然而地貌却不独属于一山以致山陵相叠涧壑相接地表支离破碎千万年来风雨蚀之使得陵崩谷填虽然无数奇峰兀立但是山与山之间却多是狭长的石土相填的坝子也有四山流水汇聚的山陵相围的大湖。

数里、十数里的平坝相接在四山相会之所在大余境内形成曲折数百里的庚城岭道。

庾城岭道北与清江、余水相接南面又与南宁境内的溱水相通是南宁与荆越相接的最重要的6路通道。

临川府境内山峦拥塞林密壑深略无平地。

余水源出大余北部的山地曲折流经怀玉山西麓的山涧谷壑过临川邑时穿过荆山中段的深峡曲折向北汇入彭蠡湖。

清江则通过怀玉山之间的孔道与荆南临川府相接。

两百余年来三苗族人逐渐控制包括萌渚岭、骑田岭、庾城岭在内的宽及数千里的险峻山地。三苗为了抵抗来自中州世家的迫害封锁住骑田岭、萌渚岭、庾城岭与荆郡相接的道路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庾城岭道。

两百余年来世人差不多要忘却这条曾经商埠店铺相接、行旅车马不绝的重要6路通道。

昭武帝征南宁在漓湘同源之地始安邑修灵渠使漓水、湘水相通使南宁与南平相接;又在大余征十万夷人辟庾城岭道。

昭武帝兵出两路挺进南宁腹地夹击乐安灭大越国立南宁郡。

为了加强对南宁的控制旧朝6续在骑田岭中开避了几条岭道然而重要性都及不上灵渠与庾城岭道。

曹散分开没膝的杂草垂头凝视承载数百年沉重岁月的古道只剩下碎石遗迹偶尔能看见整块的长条麻石麻石暗褐似乎还沉积着数百年前的血迹。

宜观远、越世衡、狄复抬眼望着远处秀立的群峰数以十万计的三苗族人正从深山密林中往此处聚集。

宜观远朗声说道:“为兵戈故昭武帝开庾城岭道百夷、大越逢其难百万众横颈屠刀之下惨绝人寰。重开庾城岭道需刻碑志旧事立于道旁以鉴来者。”

越世衡说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南宁绝道于中州之外久矣重开庾城岭道使南宁复归中州当属百年盛事世衡能逢其事幸甚。”

江宁重开庾城岭道置岭道六县以大余府辖之将有二十余万苗人从庾城岭、骑田岭的深谷大壑里移居此地。三苗据地虽广然而都是崇山峻岭生存惟艰此次将二十余万族移居大余将从岭道获利供养将极大的缓解生存压力。

南闽之战的后期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