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章 那一夜(上)

作品:世纪帝国| 作者:星空漫游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04| 下载:星空漫游者TXT下载

清冷的月光打在草坪之上,郑宇仰头望着夜空的繁星点点,思绪起伏。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个夜晚。暂时缓解了眼前危机的郑宇,终于开始挖掘头脑中的回忆,思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究竟该如何走下去。

白天又陪兴高采烈的德皇打了一天猎,而日本正太也死活跟着跑了一天的龙套,三个人玩的倒是尽兴。见缝cha针地,郑宇又给德皇陛下灌了不少国产mí魂汤,根据他的观察,德皇现在对中国的好感度,以光荣三国志的衡量,应该从敌意恢复到中立甚至开始偏友好。德皇还特地约了他在明天参加皇室家庭的野餐。

虽然郑宇从没指望过德国就此转为支持中国,但只要这位容易冲动的**君主在感情上对中国有所倾向,再认识到中国未来与德国的一些共同利益和美妙前景,将来在很多问题上就可以做做文章。

至于那位日本太子,虽然一直掩饰,但看向郑宇的目光中不经意间流1ù的默契,已经让郑宇心头大安。虽然这人暂时还派不上用场,但只要中国能在战争中取胜,那日本的事情尽可展望。

其实郑宇还有一个猜测,那就是这一切的背后,是否是那位明治天皇的授意?是不是对方为了一旦战败,能够利用这个机缘保住日本皇室的统治?

无论如何,毫无疑问地,他立功了。

可是下一步怎么办?

按照计划,接下来就要回程了。

可郑宇不甘心。

他已经想明白了。那位至高无上的铁血皇帝,之所以收养自己这个没有后台的孤儿,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无后,但更重要的显然是用自己作挡箭牌来稳定人心。一旦皇帝有了亲生儿子,自己这个没什么后台和根基的hua瓶太子,随时就会被找个由头牺牲掉!

话说回来,以自己这点根基和威望,再看看那些手握重权的大佬,即使在皇帝去世后继了位,只怕最多也就是个虚君共和的局面,被一位或几位大佬按得死死的,时时担心些废立,更改国体乃至鸩杀行刺之类的事情。

太子?可怜的孩子。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抬头看向星空。

一颗流星划过,悄然地,无声无息。

郑宇感觉自己有了点空灵的味道。一种模糊的感觉,就这样影绰绰地出现在脑海里。

人生宛如梦幻。

上一世,糊里糊涂地过了二十八年,一直被命运摆布来摆布去。世上知道他存在,知道他做了些什么的人恐怕也没有多少。从xiao是孤儿,熟悉的不过是孤儿院一起的几个死党,再就是一群酒rou朋友。银行里的形形色色,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对这些人来说,自己不过是个过客。恐怕网上知道那个ID的人,都比现实生活里对他有印象的多。

现在,他从那个世界突然消失了,到底会有几个人怀念他甚至记得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没了,就和从来没有出现在世界上一样。

那这一世呢?

记忆中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强悍身影,那个似乎一切尽在掌握,算无遗策的铁血皇帝,真的就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吗?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就只有顺着命运规定好的轨迹,生活在皇帝和权臣的阴影下,要么在哪一天莫名其妙地死掉,要么从hua瓶皇子再到hua瓶皇帝,做个人形图章?

大帝?德国皇帝是个什么货色,未来的大正天皇又是个什么玩意,这两天也算领教了。不过如此,不过如此。一百年后的xiao职员兼职演艺爱好者,伪军mí和历史xiao说书友,就不能越这些货色,演绎出一个五光十色的彪悍人生?

你是铁血大帝,开国之君,哥就不能做个当代秦王李二爷?

有几百部历史穿越xiao说垫底,有数不清的战史,野史,正史,演义和单田芳老师的历史评书为后盾,这个世界上,有谁比哥更了解历史进程?有谁比哥更了解这些时代骄子的xìng格和秘密?有谁比哥更清楚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的展趋势?

哥现在不过是个山寨,山寨的还仅仅是个hua瓶太子。但山寨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创出自主品牌。哥的目标,就是主宰自己的命运,主宰国家的命运,要让风云变色,让千秋万载之后,江湖中依然有哥的传说!

明治大帝?哥就不兴来个郑宇大帝?

他对着夜空,缓缓竖起了中指,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回了房间。

他的脚步沉稳,他的霸气四溢,他的声音洪亮,响彻了整个走廊。

“全体都有,立即召开会议!”

恍惚间,shì卫居然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句:“是,陛下!”

-------------------割出一个未来-------------

十分钟后,在郑宇的要求下,柯山开始讲解起中日俄三国纠葛的来龙去脉和帝国目前的实力格局。郑宇结合着脑海里残留的回忆,对这个mí雾之中的国家开始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中华帝国肇始于安南北部。

开国皇帝当年只是这个三不管地界的后起之秀,属于黑旗军下属的一支力量,后来借着刘永福的突然死亡上位,很快就建立了忠于自己的镇**。随后,以民族主义为号召,利用英法在印度支那殖民扩张上的矛盾,镇**在英国的支持下击败了北上的法国殖民军,趁势占据了柬埔寨和安南北部的广阔领土,又挫败了清军和法军两面夹击的图谋,趁势以“民意”为由北上,席卷了大江以南。

可这人并没有继续北进,而是以安南内附和“试行新政”的名义,向清朝名义上输款,组建“南洋总理衙门”试行新政,实际上割据了江南,开始大规模地培养精英干部,建立各级政fǔ机构,展经济,改良文化,推动中国南方一步步向近代化民族国家过渡。

蝴蝶扇动了翅膀,历史也随之脱离了原有的轨道。

镇**的成功暴1ù了清朝的虚弱,俄国也对中国北方生出了更大的野心。借助一八八一年沙皇遇刺后俄国掀起的反犹1angchao,大批俄国犹太人被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而这些人也就成群结队地奔赴了安南顺化地区新设立的犹太自治州。利用这些没收的财产,以及法国财团的贷款支持,沙俄政fǔ于一八八五年正式动工兴建西伯利亚铁路,到了甲午年已经完成了除贝加尔湖路段以外的主体,这也让俄国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驻军力量大增。

甲午年日本对清朝朝鲜驻军动偷袭,揭开中日大战的序幕。随着战事不利,清朝决定对日媾和,以稳住北方,防止南方趁火打劫。可随即镇**揭1ù了清朝准备割地赔款的议和密约,清朝颜面丧尽,镇**宣布北伐鞑虏,光复神州,北洋舰队残部和清廷京畿的新练陆军先后起义。清朝残余力量引日军进关,结果却在直隶平原战败,镇**追亡逐北,一直打进朝鲜。

关键时刻,俄国动员了远东驻军,并纠结德法两国对朝鲜进行联合干涉,而英国人也落井下石,断绝了对镇**的财政支持。无奈之下,中国被迫以五百万英镑的价格把朝鲜的宗主权转让给了日本,俄国也趁机在朝鲜攫取了不少好处。自此,在英德法等列强的推bo助澜之下,中俄进一步jiao恶。

1895年,镇**召开立宪会议,1896年正式建立中华帝国,从此国力更是一日千里。为了应对东方新崛起的大国,保住西伯利亚和远东领地,俄国不惜以西伯利亚的森林和矿产为抵押,从德法等国进一步争取了巨额贷款,加紧完善西伯利亚铁路,并修建了到塔什干的中亚铁路,大力扩充军事工业,疯狂造舰扩军。

至于甲午战后的日本,明里说是政fǔ在幕府遗民的协助下挖掘到了当年幕府倒台前秘密埋藏在赤城山的巨额黄金,此外还得到了德国资本的贷款和投资支持,但根据帝国方面的情报,实际上恐怕还有英国人暗中的资金和物资援助。

为了稳定政权,日本朝野有意渲染中国扩张论,煽动民间的仇华情绪,把日本的苦难一股脑地归结在中国身上。另一方面,日本也采取了高压政策,加税加捐,大规模扩建军工,扩军备战。

郑宇对日本的情况倒并不吃惊。他看过一部叫什么穿越甲午之蝴蝶效应的穿文,记得里面有这个赤城山藏金的情节,当时也百度过,知道确实有这么回事,只是后世一直没有找到罢了。至于英国人……那是玩平衡的老手了,谁弱了就拉谁一把,谁强了就踩谁一头,总之玩了几百年的熟练工种,倒也没什么奇怪。至于日本的崛起,深知该国民族xìng的郑宇也没有太多吃惊。

一个从一片废墟之中,短短二十年就崛起为世界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体的民族,又怎能因为一次远征失败就会一蹶不振?

(星空飘过:历史上的甲午战争,日本绝非所谓“当掉了kù子”。在甲午之前,日本连续八年财政盈余,府库充实,国家负债也并不沉重。那一战的战费,按照李鸿章根据日本报纸和西方报纸的测算,大约是一亿五千万日元,相当于日俄战争的十二分之一,但需要注意,马关条约谈判的赔款基础是日本的军费hua销,日本报纸有夸大开支的嫌疑,所以这个数字应该是注了水的。具体情况,在作品相关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