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72章 洛阳十二时辰(上)

作品:隋末扬旌| 作者:陈证道|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3-02-18| 下载:陈证道TXT下载

命人带上这枝蜡梅给婉儿(nddxs)•(co), 她自然便会信任你们▉([(nddxs.co)])『来[你懂?的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nddxs)•(co), 跟着你们离开的,切记!”

“恒安放心,本王可用性命担保婉儿和小宝的安全!”高不凡说着接过蜡梅交给高大河,郑重吩咐他用一瓶清水养着,免得梅花因为脱水而掉落。

长孙恒安见状总算完全放下心来,因为看得出,高不凡的确是上心了,并不是随口敷衍之词。

“对了,恒安夜晚来我这里,不会引起长孙顺德的怀疑吧?”高不凡问道。

长孙恒安摇头道:“应该不会,因为今晚我本是要值夜班的,不过我提前跟同僚偷偷换班了,入黑之前,我假装到皇宫当班,先进了宫,然后再从其他宫门熘出来,所以就算长孙顺德派人暗中跟踪也察觉不了。”

高不凡闻言点头道:“恒安如此谨慎,那我就放心了,既然如此,恒安便在此住一晚,明日一早再回住处去,正好咱们也有时间触膝长谈一番。”

长孙恒安微笑道:“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于是乎,二人便一边烤火,一边喝酒,一边细聊,窗外雪花稀稀疏疏地飘落,梅香却似乎更加浓郁了…………

…………

洛阳城里下着小雪,洛水上游的熊耳山同样下着雪,雪花飘飘荡荡地落在水面上,倾刻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熊耳山位于弘农郡和河南郡的交界处,洛水从弘农弘流经熊耳山脚下,再进入河南山郡境内,然后一直流到洛阳,最终穿城而过。

此刻,熊耳山脚下的洛水上,某段狭窄的河道已经筑起了一条堤坝,生生将河水蓄高了数米,而堤坝上游停泊着一排排船只,竟然连绵数里长,估计有上千只之多。

李孝恭,今年二十七岁,生得长身玉立,美髯飘飘,长相英俊,气质儒雅,他是唐皇李渊的堂侄,亦即是李世民的堂兄,此人允文允武,颇具才干,是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史上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名,仅次于长孙无忌。

没错,李唐这次谋取洛阳的外援就是李孝恭,而内应大家都知道,正是长孙顺德,长孙顺德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十五位,所以两人都不简单,乃不折不扣的强强联手。

就在长孙顺德潜入洛阳城之前,李孝恭早早已经在洛水上游的熊耳山作好准备了,他命人修筑了简易的拦水大坝,将河水蓄高,到时一开闸,船只便能乘着水头迅速扑向下游的洛阳城,速度能够得到大大提升。

如今万事俱备,就等着长孙顺德的信号了!

此时,李孝恭正在站一只大船的船头上,背着双手静静地看着脚下的洛水,凛凛北风吹起他的宽袍大袖,飘飘然若乘风腾空,气质就更加潇洒儒雅了。

这时,岸上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是信使,他在河边勒定马,动作矫健地飞身跳上船头,将一只快子头大小的竹筒逞给了李孝恭,大声道:“报告李总管,刚收到洛阳城中的飞鸽传书。”

李孝恭接过竹筒,从里面抽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只写着五个小字——除夕夜,大吉。

李孝恭将纸条撕碎,扬手撒进洛水里,欣然笑道:“王世充果真上当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字终归变成了贫了字,传令下去,所以有人作好准备,除夕当天下午动身,不得有误。”

李孝恭身后的亲兵凛然应诺,分头把命令传达给后面的每一条船只。

正当洛水上游的李孝恭在枕干待旦,距离虎牢关不远的荥阳城中,一名勇冠三军的勐将同样在磨刀霍霍,他就是尉迟敬德。

原来高不凡早就把尉迟敬德从关外调回来了,只是一直不露面罢了,当徐世绩率部大张旗鼓地渡过黄河进入河内郡时,尉迟敬德却乘着夜色潜入了荥阳城中,对了,还有他从涿郡带的三千具甲轻骑。

腊月二十九日下午,一骑快马飞奔进入荥阳城中,将一张纸条送到了尉迟敬德手里,这张纸条比李孝恭收到的飞鸽传书还要简便,因为上面只有三个字——除夕夜。

尉迟敬德随手把纸条凑到烛火上烧掉,然后命亲兵取来自己的龟背驼龙枪细细地擦拭。!

(nddx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