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章 兴平之年(3)

作品:天烽| 作者:碧海情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17| 下载:碧海情深TXT下载

展脉络。现今兖州、徐州新下,诸事接踵而来。你们要多担待,多帮助兖州、徐州。只有他们稳定,冀州和青州才能成为真正的平安之地。此外,青州兵曹武安国已经调任新组建的十六军将军,青州仅剩一个警备师,政务院并不打算扩编,而是决定由冀州拿出一个警备师作为机动力量。你们要与青州方面多协调,他们的泰山地界仍不太平,需要用兵的地方不少,冀州要随时做好准备。”

“卑职明白,冀州、青州比邻而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主公放心便是。”

“妥了,暂时就这么多,常书信联系。”

车队毫不停留的沿路南下,只在邺城稍停片刻,让耿、高二人下车。

看着迅消失在夜幕下的邺城,高勇苦笑着摇摇头。随着事物越来越多,高勇不得不面对时间的紧迫,往来奔波的自己只好取后世记忆,打造了一辆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房车。放下窗帘,平躺在微微颤抖的床铺上,高勇再度想起了与贾诩的谈话,封王还是拜将?

几乎在同一时间,高顺则与张飞一到率领陷阵营沿着幽州、并州、凉州布置的北疆防线视察。此三州乃是抵抗匈奴的第一防线,自春秋起,便有国家不断修筑城墙,一段一段好不雄武。然而,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却使得这条防线千疮百孔,匈奴进退自如,不次于逛自家后院。直到秦统一战国,才着力修长城抵抗匈奴。然而秦朝前后不过两世,许多规划还停留在图纸上,便将重任传给了汉。可惜的是,汉朝也不怎么样,虽有武帝击溃匈奴,使其远遁千里。却还是没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祸遗子孙。之后就不用细讲,西汉东汉,始终采取守势。

直至高勇出世,才逐步挽回颜面,经过数年厮杀,总算抢占了战略主动。不过,付出的代价一点也不必当年汉武大帝少。且又值朝廷暗弱,诸侯混战的当口,高勇只能将半数兵力滞留中原。击溃匈奴、鲜卑联军,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集中了高顺、贾诩、沮授、郭嘉以及一众军师的智慧,经过严密的战棋推演,统帅部得出了一个让高勇大感为难的结论:目前。己军对匈奴的优势并不大,加上虎视眈眈的中部鲜卑,想要动灭族大战艰难至极。说巧不巧,正应了高勇最初的论断,非五年集聚不足以出击草原,非十年之功不足以纵横大漠!

高顺以他一如既往的严肃认真态度,指出防卫上的疏漏,重新设计规划防线,尤其是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左匈奴实力大损、右匈奴不敢南望的时机,将整条预警线向北平移了近二百里,并督促政务院与各州相关机构。选择大漠上交通便利水草丰美之地,修筑要塞城池,招揽移民从事商贸、放牧等工作。要塞驻扎兵马出自各州驻防军,定期轮换。除主城外,还修筑有卫城数座,平时连通内陆,战时互为倚仗。

幽州孙泰的第十四军,并州娄兆的第九军,还有凉州龚竔的第十一军,在高顺的准许下,纷纷主动前出扩大防线。此外,高顺也指示各州驻扎的骑军也要主动一些,将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贯彻到每位士兵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