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十二章 邙山大战(十)

作品:天下安康| 作者:鸣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2-08-13| 下载:鸣奇TXT下载

水, 送走陈智略之时, 魏征还低声言道:“主公,此人可信否?”

陈智略投降李密没半个月,又有背主前科,的确很难让人信任。

对于李密将胜负全盘寄托到陈智略身上,魏征觉得这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李密轻叹一声道:“算是可信吧,况且除了此人,咱们今时今日,还有别人可用吗?”

对于李密来说,但凡有更好的选择,谁用陈智略呢。

很快陈智略到了洛水,按照李密的布置在洛水东岸埋伏了起来。

对于陈智略的选择部下皆有些怀疑。即使没法投降隋军,至少也要尽快撤退,留在这里伏击隋军,说好了两面夹击,实际上就是炮灰,一旦失败,他们跑都跑不了。

陈智略没道理对李密这么忠诚。

陈智略自是有自己的想法,但没法告诉底下诸将,只得不语,而令诸将听令。

等了差不多有一个时辰,隋军终于到了。

隋军迅速渡过洛水,然后向东而去。

这时陈智略的部下立刻回禀,询问是不是要向魏公报信。

陈智略望着远处的隋军,眼睛有些发飘,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至于部下的话,陈智略似乎没有听见,就这么看着隋军大举向东。

直到看不见隋军的踪迹了,陈智略在站起来下令道:“咱们渡河西向,向卫公投降!”

诸将皆惊得不敢说话。

他们跟卫公的仇可是一清二楚,半年前,卫公次子,清河公主驸马黄维扬差点死在他们的手中,现在去向隋军投降,怎么想都觉得自寻死路。

“别一副哭丧脸的样子,卫公他老人家仁慈,前事尽一笔勾销了。”

实际上陈智略若没有黄明远的保证,也是不敢投降的。

前几日便有人来劝降他,说是什么亲军府的人,言只要他临阵倒戈,便不计旧事。

陈智略是多有心机的人,对此根本不相信。

知道后来,对方送来一副盖着卫公大印的赦书,陈智略这才放下心来。

对于陈智略来说,投降卫公当然比留在李密这里好。

至于说报复之事,他手里握着卫公的赦书,只要卫公要些脸皮,就不可能再对他动手。

这两日他一直没有临阵起义,也是受亲军府的人嘱托,一直跟着李密,在最关键的时候再动手。

现在李密还傻傻地等着设伏,而隋军已至,也不需要他再留下来了。

陈智略开开心心的去受降,沿途很快便遇到一支隋军。

但陈智略没有想到的是,他报上名号,按照对方的要求放下兵器之后,对面的隋军突然暴起,将其射杀。而陈智略的一众部下,也被当作俘虏,带回金墉城。

黄明远从来没有赦免过陈智略。

对于黄明远来说,江都之变的人,他是绝对不能放过的,更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影响立场。

所以陈智略必死,不是因为他伤了黄维烈,而是因为他参与到江都之变中。

至于陈智略为什么会有那封赦书,只能问拱卫亲军府的人了。

一个小将来到陈智略的尸体旁,搜出了那封书信。小将看也没看,便将那封信丢在了一旁的火堆中。

随着火苗的燃尽,一切都成了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