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三十六章:间接伤害(三)

作品: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29| 下载:荣誉与忠诚TXT下载

缴获,目前德意志第三帝国基本已经完成对越南的占领,可是因为地理交通的关系首批援助的物资基本需要使用空运,这也是首批援助物资只有15个师的关系。

在援助的清单中,超过第三帝国在战争过程中的缴获,它们大多是属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法国,其中以法国的装备最多。在第一批物资中全部是法制装备,庆幸的是德意志第三帝队的武器弹药不需要用到法国的,后勤补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造成压力。

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印象中,哪怕是战争已经打了那么久中队的武器装备都没有形成统一,一个师的装备五行八门。很多人搞不明白武器制式的复杂该怎么保持后勤,这也给人一种“就是因为这样才没有战斗力” 的印象。

根据德意志亚洲派遣军的信息回馈,莱州(越南)到云南昆明的交通线预计在第三帝国援助的60个师装备在10月中旬就可以将剩下的35个师的装备一次付。会这么快打通路线并不是出于偶然,事实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机械化已经十分强,选择的路线又具有基础,在完全机械化的操作下一切变得简单起来,需要考虑的是躲过日本的侦查,正是这点在浪费时间。

中国目前已经国土大半沦丧,开发度比较好的地区基本是在日本手里,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中队的作战环境是多么的恶劣。南部和东部的国土先后被日本占领,所幸中国事先已经将工业设备转移到内地,这也是中国在国土大半沦陷下还能抵抗的基础。但是,国土的沦丧让中国失去大部份原材料生产地,这又限制了武装装备的产出,中队的作战方式充满了血泪,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们缺少任何一项武器,基本是用人命去堆,这样一来伤亡率必然相当高。

或许都有“中国是一个原材料十分丰富” 的错误印象,其实国土广袤的中国原材料储藏量其实低得可怜,比之近邻的越南和菲律宾的铁、铜含量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铁和铜基本上是用途最广的材料,在军事上几乎每一个零件都需要它们,而中国原本就不丰富的铁和铜原产地已经被日本占领,那么也就是说中国在日本的对抗中已经基本失去了来自资源的优势。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锗矿、镓矿、铟矿、沲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钛、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种,为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莹石、宝石、玉石、玛瑙、颜料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