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百四十五章刻石于兹,永昭万世(二更)

作品: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1-31| 下载:寒梅惊雪TXT下载

不过也没办法, 古里是重要的港口, 受益于贸易与地理位置,古里从上到下都过得相当优渥,百姓不愁吃穿用度,贸易又掌握主动权,每天干两个时辰已经够多了,忙完还得回去念经的念经,侍奉安拉的侍奉安拉,没必要在贸易上投入所有时间……

高水平的生活条件,让这里的人变得循规蹈矩,和气和睦,遇到谁都如沐春风,让郑和彻底喜欢上这个美丽而舒坦的国家,于是与沙米德商议之后,决定建造一座碑亭,石碑之上刻下了一句话: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这是一座昭示友谊、和平的丰碑。

郑和考虑到需要在古里停留三四个月,便下令将船员分为两组,一组留在船上作日常警备,看守货物等,另一组则上岸活动,教导古里人民先进的生产作业技术,比如结网捕鱼,随行的医者将先进的中医带到了古里,治疗古里的病人,一些中原文化与书籍,也因此进入古里。

骆冠英、沈伟上了岸,带着十几个军士,穿着便服教导古里人民工匠工艺,古里人民也是热情,懂得回报的。一名叫寸吉尔的国民告诉骆冠英,椰绳是十分好的贸易货物,想要学习,可以教他们。

对于学习技术,骆冠英等人自是不会推辞,何况事关贸易货物。

沈伟一直以为椰绳是取自椰树的皮,就刚麻绳一般,然后搓成绳,但事实并非如此,寸吉尔捡来一堆老了的椰子,指了指椰子外壳,告诉骆冠英等人,椰绳的制作是通过椰子外壳上的椰综制造的,这种绳子是最好的航海绳索,强韧耐用,还不怕海水侵蚀。

骆冠英很感兴趣,毕竟大明船只上的绳索都是麻绳。虽说有句话叫做麻绳见水,活人见鬼,遇到水之后麻绳反而更好用,但问题是,麻绳遇水、干燥、遇水、干燥,来回折腾几个月,很容易出现断裂问题,必须定期检查与更换。

若是椰绳能解决这个问题,倒不失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寸吉尔教得极是认真,并将细节告诉了骆冠英等人,先将椰子外壳拿着,放在沼泽的泥潭亦或是泄湖中,让其充分浸泡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在两个月左右,之后椰子挖出来,将外面的硬壳砸碎,抓着椰棕,然后用木槌敲打,让椰棕从椰皮中分离出来。

取得椰棕后,还需要清洗干净,然后完全晾干,之后便类似于大明的麻,可以通过纺织、手搓等方式,形成椰绳、椰席。

寸吉尔很是骄傲:“古里的椰绳经得起海水十年浸泡,拉力、韧性出众,西方许多水手前来古里,必会采购大量的椰绳。”

骆冠英问:“我们想要大量的椰绳,可有办法?”

寸吉尔摇了摇头,道:“许多是哲地人已经找好了商家,椰绳议过价,是不能卖给你们,不过如果你们需要的话,倒是可以现做,前提是你们能找到足够的椰子。”

沈伟指了指岛上的椰子林,问:“眼下不可以吗?”

寸吉尔再次摇头:“那里都是哲地的椰子林,这个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