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百五十五章 扫盲年:识写退税

作品: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1-31| 下载:寒梅惊雪TXT下载

建文六年终于走到了最后(nddxs)•(co), 在除夕傍晚☸([你?懂的小说])☸『来[你?懂的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nddxs)•(co), 朱允炆出现在通济门外,对无数的百姓、行商喊出了建文七年的施政方略,就两个字:“扫盲”。

建文七年,是扫盲年。

朱允炆已经不耐烦层出不穷的白莲教问题了,百姓需要识字,需要明事理,需要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绝对不可以做。

扫盲是一个很困难的事,百姓家白天忙碌,到了晚上好不容易休息休息,你现在说要去识字,学拼音,那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没精力,也没心思啊。

老百姓嘛,就种地而已,你皇帝要读书就读书去,干嘛非要让我们所有人也读书,这玩意又不是锄头,开不了地,锄不了草。

但朱允炆已经下定了决心,扫盲必须进行,命令解缙为扫盲大队长,杨士奇为副队长,在大明领土上掀起了一波规模浩大的扫盲运动。

为激励百姓识字,朝廷破天荒地开了一项政策:识写退税。

在夏税、秋税上缴时,只要一户户主及其妻子,能念对随机抽取出的字句,同时写出自家姓名、税目详情,朝廷便可酌情给予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退税,你之前缴纳了四百文,现在退你四十文。

只有关切百姓自身利益,他们才可能愿意去识文写字。四十文钱不算多,但对寻常百姓家而言,这笔钱可是够吃好几天的,晚上没事少做点床上运动,一起学点阿啵呲嘚不好嘛。再说了,人家都领了退税的钱,就你几家没有,丢不丢人……

国庆日,京师更是热闹非凡,无数商人拼了命的吆喝,昼夜忙碌着,繁茂的商业带给了京师更多的人气,南京外城已出现了十几座小镇。

使臣朝贺结束之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京师,同时带走了丰厚的贸易品,与大明再一次的和平保证。

正月十六日,朝廷开印。

朱允炆坐在武英殿,看着一旁屏风上挂着的巨大舆图,眼神中透着雄心勃勃。

这是自己执政的第七个年头。

朝廷运作已步入正轨,虽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已经不再是方向的问题,而是道路本身的坎坷与曲折。

革新一步步走到深水区,潜在的问题也将更多的暴露出来。这世上没有万年不变的成法,只有随时随地改变的现实,自己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值得让人注意的还是商人,随着几年的疯狂发展,在京师、苏州、杭州等地,已经出现了专门的雇佣场所,这种人才市场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商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在激增,同时也意味着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尝试掀开土壤,准备萌芽。

如何在封建社会发展资本经济又不冲击君主统治,是朱允炆必须考虑的问题,虽说现在资本力量不堪一击,掐死只是一念之间,可它毕竟是资本。

资本它不是一个静雅的姑娘,而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带着血腥味的庞然大物,它是可怕的,但它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强大的力量,无论是物质配置,资源流动,还是商品生产、各色交易

(nddx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