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真诚的朱允炆(一更)

作品: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1-31| 下载:寒梅惊雪TXT下载

悯。”

孙岩等众人跪了下来。

朱允炆审视着众人,威严地说:“你们曾经是海贼,作恶多端,危害百姓,本不该饶恕。念在你们还知是非黑白,临崖而退,助朝廷立功,便饶你们不死。然死罪可饶,刑罚难了,每人拖出去杖二十。”

尹志国、孙岩等人忐忑的心终于下了下来,只要不杀头,挨打一顿也没什么。

朱允炆接着说:“领罚之后,愿意留在安全局的,进入安全局,为朕效力。想回故乡的发给五十两宝钞,分与土地,耕作余生,作一顺民百姓,都起来吧。”

庞焕佩服朱允炆,打一棍子给一甜枣,还真是用得溜。

没有回宫,直接在龙江船厂宴请了船匠。

朱允炆看着左右张望的庄正德、于茂彦等人,笑着说:“你们若是想要加入蒸汽机船只的研究、制造与改良,可以找万海平、梁尚才。”

万海平听闻,连忙接话:“你们都是技艺出众之人,龙江船厂欢迎之至,若是想留下,只管开口。”

庄正德感叹道:“皇上,诸位,我确实对蒸汽机极有兴趣,很想窥知其秘密。只不过我年老了,又甚至想念家人。”

梁尚才摆了摆手:“家人的事不需要你操心,你只要留下,水师自会将你的家人都接过来。无论是他们在京师短住还是长居,一应布置,船厂安排。”

“如此之好?”

于茂彦很????????????????是吃惊。

朱允炆深知科技与人才的重要,现在的二炮局、科技局、兵仗局、国子监匠学院、工程机械院、龙江船厂、清江船厂等等,主力人才都是匠人出身,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后顾之忧,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研究、去创造、去完善,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果使用洪武朝的住坐匠、轮班匠制度,根本就无法保证研究的持续性,干几个月走了,其他人接手,这一项研究还怎么推动下去?

轮班匠适合普通技术性工程,比如修城墙,打家具等,绝不适合蒸汽机、铁船制造、金属研发、火器研发等,要确保核心人才全都是住坐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们的家眷安置问题。

像是二炮局,核心机密太多,朝廷也不可能捆住所有匠人五年十年不回家,他们也是人,也需要陪陪父母、老婆与孩子,也有情感需求,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迁他们的家人入京,同时安置在附近。

通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操作流程,匠人想要入行,那朝廷就负责搬家,安置好这些人的家眷,确保匠人能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研究。

每年龙江船厂在户部拿走不下二百万两钱钞不是没道理的,其运作的成本很高,若非建文朝底子厚,根本就无法支撑起庞大的龙江船厂。

庄正德想要留下来,于茂彦等多数船匠选择留下来,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京师船匠的待遇不同于地方船匠,而且朝廷还免费给搬家,孩子入学没问题,龙江船厂旁边就有社学,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