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舍人黄淮的远见

作品: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1-31| 下载:寒梅惊雪TXT下载

。唐时有《元和郡县图志》,宋人编有宋代《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nddxs)•(co), 这前元⊡[(nddxs.co)]⊡『来[你。懂的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nddxs)•(co), 也著了《大元一统志》。我大明国土广袤,已超盛唐,又收诸岛与飞地,大兴海业,当编舆图,记述天下诸地,以示万民,知晓疆域所辖,激士民精神。”

朱允炆看着信手拈来,奏对轻松的黄淮,微微点了点头:“往前追溯,各朝地理总志,舆图文本,多有谬误。大明若要修地理总志,当以精准为要。可朝廷上下,熟悉地理的人才并不多。”

黄淮明白地理总志编写的困难,时代变迁之下,有些山还是那座山,可有些河已不是最初的河,府县的设定也大有不同,特别是大明收了大东北、大西北、交趾与东海、南洋诸岛,想要记述其中地理要点,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绝非是容易事。

但黄淮有办法,进言道:“臣以为,地理总志的编写,应以实际见闻、走访实察为基。若选一二人负责,定少不了谬误。不妨将此事列为朝廷大事,分派给地方府学、县学、社学,由先生组成编纂队伍,形成地方地理总志,之后集于朝廷汇编、审核与勘校。”

朱允炆笑了。

黄淮是个人才,他懂得如何将一个繁琐的事务分解。

朱允炆记在心中,然后翻看《大元一统志》,看着草原方面的论述,问:“内阁、兵部等人都建议联合瓦剌,以瓦剌为矛,收拾鞑靼。你意下如何?”

黄淮凝眸,这是一个极要命的问题。

要知兵部、五军都督府与内阁官员,可谓朝廷肱股之臣,位高权重。若是赞同他们,自是好说,若是反对他们,后果难料,万一被人听去,说一句黄淮与内阁大臣意见相左之类的话,说不得二天就要收拾铺盖走人。

黄淮是一个有主见且有远见的人,不愿意趋炎附势,更不想屈从权威,思虑再三,才凝重地说:“臣所知有限,对国之大事不敢擅言,只有一二想法,希望皇上可以多加考量。”

朱允炆对谨慎的黄淮说:“但说无妨。”

黄淮瞥了一眼屏风上的山川舆图,然后说:“瓦剌与鞑靼本是一家,共主草原,因元廷崩溃,内部混乱,大汗被杀,这才分裂为西部瓦剌、东部鞑靼。鞑靼也好,瓦剌也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野心,那就是一统草原。”

“现如今瓦剌势本就强过鞑靼,朝臣依旧进言支持瓦剌,以加大对鞑靼的征讨,其后果很可能是鞑靼式微,一蹶不振,最终瓦剌控制草原。草原一家之后,定会南下,于我朝大不利。微臣以为,当放下威虏城之事,不过于弱化鞑靼,不给予瓦剌过多支持,让鞑靼牵制瓦剌,两虎相斗,方能两败俱伤。”

朱允炆思索着。

显然,兵部希望借瓦剌先收拾鞑靼,最后朝廷出手,解决瓦剌,实现对草原的控制,采取的是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的策略。

而黄淮的建议,则是鹬蚌相争,放任瓦剌与鞑靼斗来斗去,最终大明充当渔翁一窝端。

兵部的策略可能见效更快,但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让瓦剌坐大

(nddx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