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铁路与火车的消息

作品: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1-31| 下载:寒梅惊雪TXT下载

督府发来的文书,梅殷在里面几次提醒,若有俘虏,当尽早奏报朝廷,等待朝廷安排。”

茹瑺接过文书看了看,微微摇头:“朝廷很需要俘虏啊。”

瞿能哀叹:“自代王之乱后,山西的煤矿可就全部划归给了工部和五军都督府,工部负责开采与管理事宜,五军都督府负责看管、维稳与监督。你也知道,煤矿挖多了,总难免出现矿难,陛下不想牺牲太多大明百姓,只好将主意打在了这俘虏身上。”

茹瑺皱眉:“其他地方的俘虏,朝廷拿去也就拿去了,可西疆这里,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如此广袤的疆土,太多荒无人烟之地。若能将这些俘虏转化为大明百姓,可以多开垦出数十万良田,多收获近百万石粮……”

瞿能清楚茹瑺希望西疆能早日兴盛起来,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只靠着来往不定的商人,很难实现西疆的长久兴盛。

一旦商路因为一些原因断绝,那商人将会离开西疆,到时候西疆依旧是落后与荒凉,那西疆布政使司多年的努力与经营,又给百姓们带来了什么?

商业是重要的,但农耕才是根本。

唯有在西疆大力发展农耕,这里的人们不愁吃穿,哪怕是商人都走了,至少西疆的百姓不会饿肚子,流离失所,四处迁徙。

可因为西疆地处偏远,加上亦力把里遭遇的战火不少,这里的人口本就很少,关内的人也乐意迁移过来,朝廷哪怕是迁移人口,也是朝着东北粮仓、北平等地,不太可能送到西疆来。

人,是发展的根本。

可西疆的人,太少。

茹瑺想了想,起身道:“我给朝廷写文书,请求陛下准我们留下一批俘虏,哪怕是留三千也好。”

三千人,一人五十亩地,就是十几万亩田,一亩田收个一石五斗,就是二十多万石,这些粮食,足够养几万人一两年了。

瞿能叹了口气,微微点头。

茹瑺的初心是好的,只怕朝廷不会答应,毕竟这里是西疆,而俘虏是瓦剌的人,这些人很可能哪天出门种地的时候,抢一匹马就跑路了。

茫茫草原、戈壁、沙漠,想追几个人可不容易。

“你听说了没有,商人带来消息,金陵修了一条纯铁的道路,名作铁路。”

瞿能想起来什么,开口问。

茹瑺一边研磨,一边回道:“倒是听说了,好像是匠作院在研究一类新的蒸汽机车辆,可以在铁路之上跑。只是不知道何时会出现。”

瞿能心情不错地说:“其实已经出现过了,大阅兵时,皇上乘坐的那蒸汽机车辆就是原型,原以为只是一个皇上心血来潮的玩物,不成想要搬到铁路之上了。据金陵来信,一旦铁路之上的钢铁机车成功,那将是远超混凝土道路的工程。”

“哦,怎讲?”

茹瑺认真起来。

瞿能从怀中,掏出一份信件:“这是我家子侄瞿恒来的信,你看看。”

茹瑺知道瞿恒,这是匠作院的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