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九章 广法寺进香

作品:兴隋| 作者:小八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1-05-14| 下载:小八哥TXT下载

这一日,天气睛朗,难得的还有一丝凉风,给这盛夏,带来一丝的凉爽。X更新最快蓟城之外,作物绿油油的一片,呈现一片喜人之色。

在直道之上,却出现了一支队伍,前有马队开路,个个高头骏马,盔甲鲜明。随后则是大隋新建之兵,骁果军,旌旗招展……

隋帝杨广,一身礼服,端坐在龙舆之中,一脸的庄严。在龙舆之后,则是萧后的凤舆,其后则是随行官员的车驾。

而杨倓,此次并没有坐车,而是骑在白交宝马之上,身穿一身的骑士服,身上并没有披甲,枪与弓剑也都没有带在身上。

在马上的杨倓,看似在欣赏两边景色,但心中却一直在担心此行。暗夜这几日一直都在查访此事,但却一无所获。

而在这十来日之内,这广法寺附近,已经涌来近千人,将周围的店铺都住满了。只是传出,广法寺所俸的弥乐佛在这一段时间要显灵,所以就都过来朝圣。

杨倓知道,这肯定是骗人之事,什么佛祖显圣,纯属无稽之谈,这肯定是有心人所为。杨倓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个帷帽女,想到了那精致的下颌。心中没来由的一阵烦躁……

那日那个帷帽女所说,肯定是暗语,她会不会与这弥乐教有关呢?她会不会还在琢郡呢?就在杨倓胡思乱想之时,队伍已经到了广法寺的山角之下……

杨倓仰头向上看去,此山却也不高,观其位置,好像就是后世的香山。广法寺就在半山腰之上,葱郁掩映,却也能看到广法寺的一角。

杨倓再看上山之路,不由得就是一皱眉,山路虽不算陡峭,但却也并不宽阔,只能容三四人并排而行。一种不祥之感,不由得涌了上来。

因车驾肯定无法上去,就在杨倓担忧之时,隋帝杨广已经下了龙舆,正在打量着眼前这位小山,萧皇后也下了车,站在杨广的一旁,其余陪同官员,由站在了杨广与萧皇后两旁及身后,如众星捧月一般。

杨倓似是无意走到了宇文承基近前,见宇文承基也是眉头紧锁,看起来也是在为这个山路担心。

“承基兄!”杨倓轻场呼道。

宇文承基一看是杨倓,赶紧说道:“燕王殿下可不敢如此称呼,叫末将承基即可。不知王爷可有何吩咐?”

杨倓抬头看了看前面的山路,然后说道:“那本王就直接称呼承基了,承基,本王此次随皇祖父前来,去不能揩带任何的兵器,但……”

杨倓说到这儿,看了一眼前面的山路,又接着说道:“万一真有什么事情,那我们赤手空拳,肯定又要吃亏。所以,本王想请承基帮个忙,将本王及亲卫的盔甲与兵器带上去。”

宇文承基说道:“燕王殿下上山,恐怕也带不了几个亲卫,这个没有问题。不过看燕王殿下这一身装束……承基这里有一身软甲,一会儿找个机会,燕王殿下还是先将它穿上吧。”

杨倓谢过之后,看了看周围,苦笑一下,对宇文承基说道:“还真如承基所言,本王就带十名亲卫吧!不过承基所领皇祖父亲卫,好像带上一营之兵,也就不错了……”

宇文承基听了,也是一脸的苦笑。而正在这时,却听萧皇后说道:“倓儿,怪不得皇祖母没有看到倓儿呢?原来是与宇文将军在一起,你们两人还真是不打不相识啊!”

杨倓向宇文承基眨了眨眼睛,然后来到了萧皇后近前,笑着说道:“皇祖母,这一路可累了,让倓给您揉揉肩吧!”

“皇祖母一直做在舆中,一点也没有觉着累。到是倓儿这路,非要骑马而来,是不是觉得累了。”萧皇后慈爱的看着杨倓说道。

“倓可是武将,才骑了这么远,哪能就累了呢?皇祖母放心吧!倓儿的身体可壮着呢!”杨倓笑着对萧皇后说道。

“上山之时,可与皇祖母一起坐轿?”萧皇后笑着问道

“皇祖母,如果倓要是坐轿的话,那白义就该不高兴了。倓骑马陪在皇祖母旁边,省得皇祖母这一路上寂寞。”杨倓笑着对萧皇后说。

“好吧!等你真的累了,在坐轿也学迟。我们也走吧,你祖父已经上轿了。”萧皇后说完之后,在杨倓的搀扶之下,也上了轿子。

此时萧皇后所坐的轿子,准确来说,应该是肩舆,由两根长杆,中间为软榻,后有靠背,与胡椅有些相似。上有绸缎所做的盖子,四周围上轻纱,此时坐在其上,则是十分的凉爽。杨倓则骑在马上,将好与萧皇后并肩而行。

在山路之上,萧皇后对杨倓说道:“倓儿,此次为何没有带观音婢与无双两人一起出来,怎么将她们两人留在了府中了?”

“观音婢有些不耐热,所以没有一起来。无双怕观音婢一个人在府中烦闷,也就留了下来,陪观音婢。”其实是杨倓不想让两人冒险,所以才将他们留在了蓟城的府中。

“皇祖母没有想到,倓儿还真是有福气,观音婢有大妇之肚,无双也懂事守礼,两人相互还很是融洽,这也让皇祖母放心了。”杨倓听了,只是向萧皇后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

萧皇后又说道:“你是皇祖母的长孙,也应早些为皇室开枝散叶。皇祖母已经与你皇祖父说好了,待对高丽之战大胜之后,就先将倓儿与观音婢的事办了。”

杨倓听了,对此也是无奈,对萧皇后说道:“皇祖母,这也太早了一些吧!待得明年,倓才十三岁,面观音婢也只有十二岁……”

“此事你就不用敢了,自有皇祖母来安排。你母刘良娣去得早,你早日完婚,他们两人也能安心了。皇祖母也省去一桩心事。”萧皇后有些感慨的说道。

杨倓也是无法,只是向萧皇后笑了笑,说道:“那就让皇祖母费心了……”

两人一边闲聊着,一边向前而行。而杨倓却在暗中不断的观察着这长山路,越看越让杨倓担心,虽不能说九曲回肠,但每转弯之处却也不少。而山路两旁,则为峭石或滑坡,人根本无法通行,如果要是派人守住山路,那还真是……

此时在山角之下,随行的骁果军,只得驻守在山角之下。在帅帐之内,宇文述端坐正中,而两边分别是右屯卫将军独孤盛、武贲郎将司马德戡两人。

“大将军,您说得可是真?如此岂不是将陛下至于险地。上面只有宇文中郎将率五百骁果卫士护架,岂不是太危险了……”右屯卫将军独孤盛担心的说道。

独孤盛乃是晋王潜邸老人,已故上柱国独孤楷之兵,在杨广登基之后,倚为心腹,累迁至右屯卫将军。

宇文述听完之后,有些无奈的说道:“此事本将也不敢肯定。但这些时日以来,广法寺这里确实去集了不少的人,现在少说也有近千人,这让我们不能不防万一。

今日陛下揩诸位大人进香,本将在左日之时,就已经调派卫士,开始对上山之人进行排查,今日更是没有放上去一个人,以护卫陛下的安全。”

“上山之路不会就是这一条吧!如果这些人真有所图的话,那么不会有别的小路上山呢。末将也看了陛下上山的路,虽然不能算作狭窄,但要是在关键之处,有人把守,我们一时半会也攻不上去,不会我们现在就带兵上山……”

还没有等右屯卫将军独孤盛说完,宇文述立即说道:“不行,如果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什么事,我们带兵上去,扰了佛们清静之地,那陛下怪罪下来,我们谁能担得起呢?”

右屯卫将军独孤盛与武贲郎将司马务戡也都知道杨广的脾气,如果真如宇文述所说一般,那杨广震怒,他们三个都将吃不了兜着走。

“大将军,那从昨日到现在,可曾发现什么异常现象?”武贲郎将向宇文述问道。

宇文述摇了摇头,说道:“如果真发现了什么异常之事,我们也就不用这么担心了,直接就可以出兵了,同时也可以劝说陛下。”

“也许这只是我们的担心,我大隋正准备对高丽做战,大军去集于琢郡,又有谁敢在这个时候对陛下不利呢?”武贲郎将司马德戡说道。

“大将军,您说这会不会与高丽人有关系呢?”我大隋要对高丽出兵,他们也应早就知道了。他们也应该知道,与我大隋相战,无宜于是以卵击石,他们应该不会就此束手吧!”右屯卫将军独孤盛猜测道。

“应该不是,这里人的口音可以听得出来,并没有高丽人出现,所以此事与高丽人应该没有关系。”

宇文述说到这里,突然道:“本将总有一种不安,似要发生什么事情一般……”

“大将军,是不是您思虑过多,而……”

“不会,本将征战多年,这是一名武将的直觉,应该不会有错的。独孤将军,我们不能这样等下去了,如果陛下在广法寺,真有……那我们再上去的话,那就什么都晚了……”

“可万一没有意外,那就像大将军刚才所说,陛下怪罪下来,我们……”右屯卫将军独孤盛担心的说道。

“独孤将军,可以先调三千卫侍,由本将率领,驻扎在山腰之处,而独孤将军与司马将军率其余兵马,随时准备接应本将。”宇文述向独孤盛说道。

骁果军,乃大隋帝王亲兵,隶属右屯卫,所以宇文述才不得不征求右屯卫将军独孤盛同意。如果不能说服独孤盛,即使宇文述是大将军,但也只是左卫大将军,管不右屯卫之事。

独孤盛自己杨广做晋王为外藩之时,就追随左右,对杨广可谓是忠心耿耿之人,见宇文述如此之说,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对宇文述说道:“大将军,盛这就去整兵,就按大将军所说,盛先调三千骁果军精锐与大将军,如有意外,大将军立即传息于盛,盛必会率骁果军接应大将军……”

独孤盛说到这里,立即大声说道:“亲兵,擂鼓聚将……”

一时营地之内,鼓声大震,时间不大,就见骁果众将纷纷来到帅帐之中,参拜之后,分列两厢。

此时的宇文述已经离开帅位,独孤盛也不再说什么,直接走上帅位,说道:“诸将,今本将接到消息,在广法寺之中,可能会有异变,为陛下安危,本将要有所准备。”

独孤盛说道这里,看了一眼两边诸将,大声说道:“鹰扬郎将独孤凌去听令!”

“末将在!”

“本将命你率本部骁果,立即随宇文大将军上山,一切听从宇文大将军之令。”

“末将尊命!”

早有宇文述亲兵,为宇文述取来捧来盔甲,并帮宇文述穿戴整齐,宇文述见独孤盛派将,立即向独孤盛一抱拳。然后大步向帐外而去,鹰扬郎将独孤凌去也紧随其后,出了帅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