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八十四章:一路向北(中)

作品:寻唐| 作者:枪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31| 下载:枪号TXT下载

间, 远处前来吃饭的百姓已经到了跟前, 进然有序地开始排队。一个个刚刚用开水煮过的大陶瓷碗被捞了出来,成摞地摆在案板上,每一个经过哪里的人,便拿一个大碗。

“还挺讲究!”吴健道。

“这叫卫生。”拿着铁钳子的士兵道:“这些人来吃饭之前,必须把手都洗干净,这都是有要求的,上头说了,做好这些,便能少生病,现在我们的医师还是太少,药也不够,病一个,就减少一份劳力,还要花钱治病,那太划不来了,所以要把这些事情做好。”

敬翔默默地点头。他身居高位,对于武威的事情知道的更多,晓得李泽在军队中同样大力推行每哨有一个医疗队,每曲有一个小型野战医院,每个营就有一个大型的野战医院,只是不知现在这个政策,已经在开始向民间推广了。

这在他看来,完全是不必要的花费。有这些钱,还不如多招募一些军队,多给士兵打造一些好的装备呢。

但听着眼前这个小兵满意的介绍,他不由得有些惊讶了。

说到底,争霸天下,最终还是一个争夺民心,争夺支持度的游戏。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不仅仅是书本之上轻飘飘的一句话,这句话落到实践之中,那就有千钧重了。这可是有史以来的贤人们用血淋淋的教训总结出来的。

一碗粥,两个馍,一片肉,领了这些的百姓,一圈圈地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吃着他们的午饭。吴健注意到,大约百人围成一个圈子,而在这个圈子里,都坐着几个颈间系着红巾的人。

“那些人是干什么的?监督劳作的吗?”吴健指了指那些人问道。

“哦,那些都是义兴社社员,是上头派下来的。”正忙着分发肉片的士兵抬头瞟了一眼,道:“都是一些有本事的人哦,对于修路,修水渠的经验丰富得很。有好几个还是从我的家乡来的呢!”士兵显然很骄傲。“有他们指导帮助,做这些事情便能更快更好一些,他们可是修了不知多少路,多少水渠才有资格被派出来呢!”

士兵羡慕地瞅了那些人一眼道:“他们的薪饷可高了,每个人,每个月平均有十几贯钱呢,我听说最好的大师傅,一个月能有二十贯钱呢!”

义兴社最擅长的,肯定不是修路修水渠,敬翔心里门儿清。对于这个组织,敬翔曾经根据情报做过一定的研究,这个组织就是李泽眷养的一条猎犬,会去做李泽在官面之上有些不太方便做的事情。这个组织扎根于最普通的百姓群中,在武威,可以说是一呼百应,敬翔曾一度以为这就是一个邪教组织,但后来却发现自己对他们的认知,还是太肤浅了一些。

此刻,他的怀里,就揣着一本义兴社的小册子,那是义兴社的教员们在发展社员,开堂授课时用的讲义。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本册子的第一页的这几句话,据说是李泽为勉励义兴社员而亲自题写的,初见这本小册子,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敬翔当真是惊若天人。

能说出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