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十七章 华夏万古长(2)(“今晚接待晚餐,有两边的...)

作品:夜阑京华| 作者:墨宝非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1-09-18| 下载:墨宝非宝TXT下载

场合, 却让她有了紧邻而坐的安心感。

“二七年到现在, 十年了,”姑姑轻声道,“十年,他们被屠杀、追捕,到今天,竟还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和那些下手屠杀他们同袍的人吃饭……”

姑姑摇头,轻叹:“其胸襟,远非国民政府可比。”

“为了抗日,”何未轻声回道,“面对外敌,没什么是不能放下的。”

主持接待的人是一位白须老者。他在各桌寒暄,为到场人相互引荐。

等菜全端到桌上,那位老者持满杯酒,走到最尽头的桌旁,遥望在场众人:“诸位,这杯酒,祭我们在南京蒙难的同胞。”

话音未落,在场众人皆离开座椅,沉默举杯。

老者将那一杯酒洒在了青石地板上,全部人做了同一件事。满地酒液流淌、渗入地板,其中有南京迁移来的人,直接掉了泪。

压抑的抽泣声,在安静的厅堂里回荡着。

7月,日军踏入北平城,12月,南京沦陷。

□□,取意“受命于天,□□治国”。而就在南京遭受大屠杀的期间,北平的□□上,挂出了“祝南京陷落”的字幅。

她当时见到报纸上刊登的相片,眼泪完全止不住。

“祝抗战早日胜利!”老者虽拄着手杖,但背脊挺直。

祝抗战早日胜利。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在每个角落响起。

这一饭开启于南京,着力于武汉,在座的人都明白,在武汉迟早有一场大战。许多今夜相聚的人,明日就要开始安排再次南迁,为战事做前期准备。

何未在席间和几位运输业的旧相识商议着货轮和客轮的调度,等到后半程,她这里的事谈完,看向远处。谢骛清并不在位子上。

她离开座椅,从石门出去,看到谢骛清和孙维先、邓元初立在月下,像谈论要事。他沉着脸,听邓元初和孙维先争执,一语不发。

很快,谢骛清仿佛感知到什么,偏过头,一眼捕捉到她。

不知是谁先笑了,何未的脸上有着藏不住的喜悦,谢骛清的面上同时有了微笑。

邓元初随着谢骛清的目光,瞧过来,同时一笑,对孙维先道:“你我借一步说。”

孙维先见是何未,没多话,随邓元初回了厅堂。

何未想朝他去,怕不妥,踌躇时,谢骛清已经径自往她这里来了。

等到她眼前,他停住,笑着看她。

身旁,有人经过,何未全副身心在他身上,没察觉。

谢骛清一手握住她的手臂,轻将她拽到了身前,两人又近了些许。熟悉而又陌生的手掌温度,隔着布料,像能烫到她似的。

“几时到的。”她柔声问。

“一个小时前。”谢骛清答。

他的手再没松开,握得更重了。思念之意,尽在无声的举动里。

她眼酸得受不住,埋怨他:“难得来电报,从来报喜不报忧。辛苦一个字不提,倒是爱说种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