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九三章 伟大的起点(下)

作品: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14| 下载:三戒大师TXT下载

做,为此,他甚至搬出了与一赐乐业人的密约,压住了蓝帽商会的反对声。青神斯团这边,也是全凭着对他的盲目信任,才表示支持的。

不过钱讣在信上说,钱号的股东和雇员们普遍认为,他可以运用强力发行债券,可没法强迫别人去认购,所以都难免信心灰暗。

而事实上,债券的发行确实很惨淡,在最初的一个月里,只认购出去不到十万贯。

~~~~~~~~~~~~~~~~~~~~~~~~~~~~~~~~

陈恪反复写信安抚股东,劝他们少安毋躁,只消静观其变,情况会好转起来的。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了。那些小股东们甚至嚷嚷着要退股,连累着汴京钱号的现金流也不稳了。一时间谣言四起,颇有风雨飘摇之态。

幸亏当时陈恪远在大理,而不是在愁云惨淡的汴京城,否则他会被陷入恐慌的股东们,活活烦死的”,”。

然而,艰难的熬过一个月后,情况的就好转了口很快,债券销售升温,继而陷入了疯狂的抢购中。”。”那些对他们原先避之不及的达官贵人,突然掉过头来,争先恐后的把钱往汴京钱号送。

为了买到债券,他们的仆人在钱号门前昼夜排起了长队,管家则把汴京钱号股东家给围了起来,争着请客吃饭逛窑子,就指望着能走个后门。

一时间,汴京钱号的债券,成了汴京城中最受追捧的东西。不仅街头巷尾在热议,说连皇宫里的官家,也忍不住问诸位相公:‘你们买了么?,

相公们颇为尴尬的答道:‘不太清楚,好像家里是买了点”,”

情况彻底逆转,数月之内,汴京钱号的债券便告整,筹集资金达七千万贯之巨,不仅轻松支竹一应款项,且钱号还可以进入迅速扩张期。

所有知情人,都对陈恪佩服的五体投地,纷纷写信追问着,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事实上,陈恪不过是看准时机,进行了一场成功的概念炒作。

回溯一下,朝廷的官家和相公们,司意陈恪大胆的出兵计划,主要并非开疆拓土的诱感,而是被钱荒给逼得。大宋朝缺少铜钱啊!都到了百货不通,商民困顿、财政枯竭的地步。

但事实上,大宋朝的达官贵人、富贾巨商手里超级有钱。因为大宋朝一方面商品经济十分发达,但另一方面,商品生产却很不发达口这导致大户们在贸易中赚取的货币,缺乏投资渠道,所以只有少部分以生产资本的形式,投入扩大再生产,大部分则被作为一般奸富贮藏,而退出流通领域。

而且持续不断的钱荒,又使铜钱的实际价值不断升值,就更加促使人们储藏货币了。

根据朝廷估算,仅沉淀在大户家中地窖里的铜钱,就高达十亿贯以上。这些钱被储存起来不使用,又加剧了钱荒,使宋朝长期处于通货紧缩,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经济。若能激活这些钱,就是解决大宋奸政危机的灵丹妙药。

早在打大理主意的时候,陈恪便知道,若能把东川的铜矿和银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