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三十章:拉于谦下水

作品:朱棣重生土木堡|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3-01-11| 下载:崛起的石头TXT下载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稳如泰山的礼部尚书胡濙,江渊与之相比,底子还嫩得很,既没有太丰富的人脉,也没有历事六朝的威望。

要想达到这个两全其美的效果,主要还得看皇帝上不上道。

江渊想了半晌,决定试探一下景泰的心思,小心翼翼道:“回陛下,臣主工部,发觉武功三卫下属工匠,臣部只有调拨权,日常事务俱属内府监局下辖。”

“陛下有意精简武功三卫的匠户,臣以为这是利国利民,节省钱粮之长远策,然臣部没有擅专之权。”

“陛下如要过问,还需让臣部与内府监局商议决定。”

朱棣闻言,也是明白江渊这话的意思了。

江渊话里,有两个隐晦的表达。

第一,作为工部如今的执掌者,他没有坚决拒绝,而是表露出一副万事可商量的态度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第二,江渊把内监局抬了出来。

内监局是内府十二监、四司、八局的统称,内监局一般直接服务于皇室,供役于内府监局的工匠,是由宦官负责管理。

仅就军匠而言,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军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住坐军匠,另一部分是锦衣卫军匠,还有一部分是因内廷需要而从京师各卫所,调拨过去服役的卫所军匠。

因各监局的需求,军匠被分置于不同的部门,内官监、印绶监、尚衣监、宝钞司、内承运库、兵仗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等都有一定数量的军匠。

这些匠户,平日便由内监局管理,一遇重大营造事务,工部也有调拨之权。

往常关于工役的问题上,也都是工部决断,调拨则走,用罢则归,从未过问内府的意见,现在江渊的话意味很明显,等同于是把内监局在这件事上同工部抬到了对等商量的地位上来。

内府代表的自然是朱棣,江渊代表的则是工部大臣们。

但对于工部大臣们而言,虽然心中很是不满,要与这些太监同殿议事,但单就这件事而言,还真就必须过问十二监、四司、八局的意见。

在日常管理上,军匠由其所在卫所负责,但由于军匠,上工地点大都在工部或者内府十二监、四司、八局。

因而他们受上工机构,即受工部与内府监局的监管。

明代工部是主要负责造作等事务的机构,其下设四清吏司,即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以及屯田清吏司。

工部的四司由于职能不同,具体分管不同的事宜,但总的来说,管的只是在上工期间的营造事务。

所以江渊的话,也算是有其来源,工部大臣们没有办法去反驳,毕竟内府监局管理着武功三卫匠户们的日常工作。

内府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很多都是清水衙门,比如管理廊道洒扫等事的司设监,不仅在外毫无地位,在内府也是地位最低下的。

一些内监局,甚至不设掌印太监,也侧面反映出内府监局在朝政地位之低,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