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 节 为什么要向刘邦借智慧?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帝?

从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称「皇帝」开始, 到公元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溥仪宣布退位为止,历经2132年,总共494位皇帝;在494位皇帝中,谁是「平民出身」?答案是:只有2位;一位叫朱元璋,另一位叫刘邦。

如果把打天下比作是「创业」,那么「创业」的最佳年龄是多少?项羽25岁,朱元璋25岁,李自成23岁,努尔哈赤25岁,洪秀全37岁,秦始皇49岁已经去世,今天的马云,49岁退任CEO;而刘邦,47岁开始「高龄创业」,从起兵到称帝,一共只用了七年,相当于从一个街道主任,三年到省委书记,七年到国家领袖,司马迁在《史记》中感叹,完全没有办法解释这样的事情居然能够发生,只能把这种事情归因到天命;而刘邦就是做到了。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草根皇帝,也是一位备受后人争议的帝王。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岁月里,他斩蛇起事,冲出芒砀,义无反顾地投入了群雄逐鹿的历史洪流中。四年鏖战,五载争锋,终于推翻了暴秦,打败了项羽,成为大汉皇朝的开国皇帝。

让我们穿越回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豪杰与典故的时代。始皇帝、李斯、赵高、章邯、刘邦、张良、萧何、曹参、樊哙、项羽、英布、韩信、吕雉;约法三章、鸿门宴、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萧规曹随、与民休息、楚河汉界……那个时代的人物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枭雄豪杰,一个又一个知名典故可谓均出自这短短的几十年。而那个时代所有的兴衰成败都与一个人紧紧地联在一起,他就是刘邦。

不过有趣的是,刘邦能成就千秋基业,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让许多人大惑不解。在很多史学家及后人眼中,刘邦是个只会巧言、欺诈之术,似乎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物,鸿门宴时,刘邦在项羽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似乎让人觉得一代开国帝王这时候咋就这么没骨气;在刘邦的队伍里,张良是贵族,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彭越是强盗,韩信是待业青年,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刘邦不但把他们组合成一个集体,更以这个所谓的杂牌军团为傲,给韩信兵权,听张良计策,把大后方全权交给萧何,作为领导的刘邦竟然如此的交权放手;西楚霸王项羽能征善战、勇冠天下,论勇猛,项羽在中国历史上绝对可以排进前三名,面对项羽,农村办公室主任出身的刘邦,加上他的这个所谓杂牌军,竟然逼的这位近乎无解的强敌最终乌江自刎,刘邦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中国历史上,刘邦堪称最惜贤才、最善用人,也是最能够大胆放手让臣下施展才华的君王之一。单凭刘邦能够将无数能人握于股掌之中的本事,他就足以称得上一位杰出的帝王。刘邦更是一位开天辟地的开拓者。以前的君王都不是出身于平民阶层,他们都是承袭着高贵的血统而登上权力的巅峰的。刘邦突破了这个历史的规律。他以自己的成功向世人证明了布衣也可做天子,平民也可以打天下的道理。

在评说自己成功原因的时候,刘邦曾作出过非常中肯的总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械,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统帅千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但能任用这三位人中英杰,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我之所以得到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用不好,正是他所以失败的原因!」刘邦身后留下的是一个绵延数百年的统一的中国,以及一个具有相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民族——汉族。可见,他对中国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汉高祖刘邦的经历值得我们细细思索品味,他以一届布衣成就霸业,由他身上我们不禁联想到,究竟什么才是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呢?是聪慧的大脑、强健的体魄?还是明确的目标、持久的坚守?或是博大的胸怀、非凡的勇气?今天的我们,最该向刘邦学习的智慧是什么?为什么伟大的谋士张良,神奇的将军韩信,老道的丞相萧何,都围绕在他的身边,都能发挥最大的潜能?他是如何把识人用人发挥到了极致?刘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这套课程,我们分为12讲,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刘邦,手把手教你管理者必备的气度,如何抓住机遇得人心,如何巧妙示弱麻痹对手,如何关键时刻当机立断,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及知人善任、待人以宽、用人不疑、赏罚有道、不拘一格等等用人之术,站在最实用的角度,提炼最实战的智慧,从由弱转强的韬略、抓住机遇的谋略,到用人驭人的策略,让你知道刘邦的成功并非侥幸,给你一个从没想象过的新刘邦,一起向汉高祖借智慧!!

琳琅智库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办案公安真实内幕:侦破中国七大悬疑案件》第 1 节 六二五七专案:这不可能是自杀

《凭什么让人喜欢你:《红楼梦》中的高情商沟通智慧》第 1 节 《红楼梦》中有着怎样的职场智慧

《法医刑警独家解密:真实的白夜追凶博弈录》第 1 节 南医大女生被害案告破的内情

《趣解诸子百家之道家:是真逍遥,还是「真怕死」?》第 1 节 春秋范儿:现代的我们为何要向诸子百家借智慧

《趣说诸子百家之儒家:孔子的伤心事儿》第 1 节 春秋范儿:现代的我们为何要向诸子百家借智慧

《刑侦抓捕实录:案中另有奇案》第 1 节 凶手深夜破窗,一刀割喉

《日本防疫纪实:钻石公主号邮轮新冠病毒大爆发》第 1 节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日本会沦陷吗?

《韩田鹿妙解《西游记》第二季:读懂儿时未解的隐秘》第 1 节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唐传奇:跨越千年的玄幻故事集》最新章节

《聊斋奇谈:领略蒲松龄笔下的风月无边》第 1 节 阿英:书生与鹦鹉会有怎样的旷世奇情?

《刑罚档案:文明与野蛮对抗史》最新章节

《《西游记》之动物世界:妖怪原型竟然是这些动物》第 1 节 孙悟空是一只什么品种的猴子

《马骏解读《三十六计》: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第 1 节 瞒天过海

《厉害了,刘邦:草根智慧在关键时刻的大抉择》第 1 节 为什么要向刘邦借智慧?

《情商高手李鸿章:官场上的成事之道》最新章节

《正反隋炀帝:一手好牌是如何打丢的》第 1 节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隋炀帝?

《墨菲定律:让你远离倒霉的职场生存利器》第 7 节 职场心理战必备 4 大核心绝技

《曾国藩的宝藏「帖」:自我修炼与高效学习的 25 个秘诀》第 10 节 高效学习篇:读书最先要从自己的哪一点下功夫?

《复旦韩昇讲三国:洞察人心的成事法则》第 10 节 「富二代」袁绍的真实嘴脸

《向康熙皇帝借智慧:培养睿智的为人处事之道》第 10 节 处变不惊,借题发挥以静制动

希望你也喜欢